福建着手开发区整合升级 榕厦等台商投资区将扩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福建着手开发区整合升级 榕厦等台商投资区将扩大
2009年11月06日 09: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为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在海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福建省着手对开发区进行整合,推动一批开发区扩区、升级,并申报新设一批开发区。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

  突出重点 对接台湾

  根据《方案》,福建省将按照突出重点、对接台湾、集约发展、注重规划的原则,推进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发区扩区新设和整合升级,近期重点做好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泉州、漳州台商投资区新设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指导莆田和三明设立台商投资区的前期工作,条件成熟时向国务院申请。

  厦门现有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福建省拟把厦门台商投资区扩大到厦门全市,并争取全市享受经济特区的各项政策。岛内重点发展地区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岛外主要作为制造基地。

  新设泉州台商投资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分为光电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高端研发服务中心等。

  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龙海角美镇,与海沧台商投资区接壤,重点发展消费电子、交通运输设备、光电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

  平潭将成海关特殊监管区

  根据《福建省台商投资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开发区拓展提升方案》,福州的台商投资区作为此次扩区的重头戏,将进行全面的拓展升级。福州台商投资区国家核定面积为1.8平方公里,目前已全部开发,福建省将把这一投资区扩大到罗源湾南北两岸,扩区规划面积约43平方公里。罗源湾南岸区域重点发展石化、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罗源湾北岸牛坑湾片区重点发展船舶修造、机械制造和港口物流业;罗源湾北岸松山片区重点发展电子、机械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

  同时,备受关注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全岛将被设置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全岛开放,不围网隔离,享受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免税、退税和保税政策。

  此外,福建省将推动福州、福清等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5年设立,是福建省最早设立的开发区。为发挥老开发区的品牌效应,拟扩大到毗邻的琅岐岛,扩区面积为18平方公里,分为电子信息及临港新型工业区、海洋新兴产业区、研发服务贸易区等。福清融侨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扩区面积合计49.93平方公里,扩区后,江阴和新厝重点发展电子、物流、生物制药等产业,洪宽工业村则重点承接台湾地区装备制造业转移。

  另根据方案,福建省还将整合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福清(江阴)出口加工区和江阴港区的部分区域,设立福州保税港区,实现“三区合一”,由一个管委会按“一区多园”模式进行管理。同时,推动福州(马尾)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并与临近的空港、海港、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联动发展。

  福建农业利用台资全国第一

  据福建省农业厅消息,今年1-9月,福建省新批台资农业企业53个,合同利用台资1.4亿美元,实际到资0.58亿美元。目前,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企业2147个,合同利用台资27.6亿美元,实际到资15.7亿美元,批办台资农业企业和农业利用台资数量持续居全国第一。

  从总体上看,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呈现以下新变化:

  合作领域多方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闽台农业产业合作的重点,在福建省农业利用台资项目中,农产品加工业占47.7%。同时,产业合作逐步朝整体配套方向发展。

  合作区域加速延伸,合作格局由“两片(福州、漳州)一线(沿海)”为主加速向山区拓展。漳平市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

  台农企业效益提升,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大部分台资农业企业经营效益良好,高额的利润回报增强了台商的投资信心,使得投资合作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

  产业支撑显著增强,地位优势日益凸显。作为全国最大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区内项目支撑点多,包括全国唯一的两岸林业合作交流实验区——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全国仅有的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4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等。

  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对接项目不断增加。在福建省举办的涉农涉台展会全国最多,比如海交会、林博会、茶博会、农博会、花博会等。依托这些平台,赴闽考察与洽谈的台湾农业专家、企业家络绎不绝,落地项目不断增加。(赖文忠 程歆 吴美章)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