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香火不断 两岸从“妈祖”寻找共鸣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民间香火不断 两岸从“妈祖”寻找共鸣点
2010年06月19日 10: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6月18日,莆田湄州岛海峡两岸千余名妈祖信众会聚莆田,拉开海峡论坛序曲。 中新社发 张丽君 摄


 

    6月18日,由台湾30家妈祖宫庙353名妈祖信众组成的进香交流团,手捧台湾开山六妈从台中港乘“海洋拉拉”号客轮直航湄洲岛对台码头。 中新社发 张丽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莆田6月19日电 题:民间香火不断 两岸从“妈祖”寻找共鸣点

  作者 官志雄

  6月18日,莆田湄州岛上,天空阴沉而吹起风,但这没有阻挡住台湾妈祖信众前来谒祖进香。护驾台湾妈祖神像的数百位来客列队齐整,一抵妈祖祖庙,迎接他们的便是喜庆的鞭炮声和缕缕香火。

  这不是台湾客人第一次来。1987年10月,台中县大甲镇澜宫的代表不顾当时台湾当局的阻挠,冒险经日本前往湄洲岛进香,率先打破“坚冰”,在台湾、港澳民众和海外华侨、华人之中产生不小反响。

  自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十万人次以上台湾民众前往湄洲谒祖进香。2006年9月,台湾四千三百多名信众与大陆台商、妈祖信众组成七千人进香团,赴湄洲拜谒妈祖。2009年2月,台湾妈祖信众在两岸基本实现“三通”后,首次从台湾直航湄洲岛祖庙进香。同年5月,台湾妈祖信众直航湄洲进香,开启首届海峡论坛之幕……。

  妈祖在两岸民间香火不断,这是历史传承使然。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形成庞大的妈祖宫群。

  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二千座,信众多达一千六百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这一信仰已经构成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深深影响台湾民众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

  如今,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益活络,香火未断而是走旺。推动这一趋势的力量,除了民间草根的旺盛需求与历史情愫,也可看出两岸政要从“妈祖”寻找共鸣点。

  2006年1月,胡锦涛在福建考察时说,80%以上台湾居民的祖籍在福建,闽南话也是台湾的主要方言,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歌仔戏、南音等都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些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9年7月,贾庆林会见台湾妈祖联谊会代表团,表示说,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财富。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希望两岸共同继承和弘扬妈祖文化,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为深化两岸民众的交流,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些表态显见,大陆领导人意识到妈祖文化对于台湾民众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让福建发挥独特作用,对台湾民众待之以共同的民间信仰,体现出对台湾民众的尊重。不止于此,大陆领导人更着眼中华文化传承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高度,看待妈祖文化和两岸妈祖信众交流。

  在海峡的对岸,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今年已是连续四年出席大甲妈祖绕境。这是台湾岛内妈祖信众每年都要举行的盛大活动。他希望妈祖保佑台湾风调雨顺,让台湾大发展,给台湾美好未来。

  妈祖信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马英九曾经说,妈祖文化已经成为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今年3月,他又期勉宗教团体推广提倡中华文化。

  台湾要大发展,显然离不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湾当局和岛内许多有远见的政治人物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大陆领导人打出“妈祖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际上为台湾大发展创造有利的大环境。而“中华文化”则是两岸政要谈起妈祖时显而易见的“共同语言”。

  如果说,上述这些共鸣着眼于宏观层面,而两岸政要对妈祖精神的赞赏,则是一种极富人情味的共鸣。

  2009年3月,台中大甲镇镇澜宫妈祖庙兴建儿童家园,收容失依儿童,马英九对宗教团体教化人心、照顾济助贫弱,表示感动在心。此后,他又一次提到,相当敬佩镇澜宫不但是宗教胜地,还效法妈祖“闻声救苦”、积极投入慈善事业。 

  国台办主任王毅2008年第一次到了湄洲岛,让他对妈祖文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2009年7月,他会见台湾妈祖联谊会参访团时便有感而发:“妈祖被誉为海上和平女神,两岸很多民众都是崇拜、敬仰她。妈祖精神就是热爱和平、扶危济困、慈悲博爱、无私奉献。我确实感受到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香火旺盛的湄洲岛妈祖庙,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台湾信众,这里还将继续见证两岸从高层到民间合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动人故事。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