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慈济基金会“垃圾变爱心”分类模式深入苏州——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慈济基金会“垃圾变爱心”分类模式深入苏州
2010年05月22日 2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苏州5月22日电(李克祥)“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干净的地球。”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苏州设立的第5个垃圾分类收集点,今天在美之雅社区成立。在成立大会上,慈济志工通过清晰的讲解、幽默的表演,让垃圾分类和慈善理念扎根社区居民的心。

  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慈善机构。2004年,苏州慈济慈善志业中心成立;2008年,民政部批准台湾慈济在大陆发起成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大陆总部设在苏州,这是大陆目前唯一由非大陆人士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民间基金会。

  苏州固鍀公司董事长吴念博表示,这次由美之雅社区提供土地,他出资捐建200平方米的建筑设立环保教育站,这一站点将承担垃圾分类,同时也进行环保教育。

  吴念博介绍说,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教育,让社区居民将可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送到社区垃圾分类站,由慈济志工分类后,出售给专门的回收公司。所获资金,全部用于慈济的慈善活动,从而实现了“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

  苏州慈济工作人员林宗明表示,环保理念目前在台湾已深入人心,仅在台北就有4500个慈济环保站,每天参与工作的慈济志工多达65000人。年龄最大的志工已是百岁高龄,很多父母带着小孩一起做志工,有的志工每天提早一小时起床,到环保站做一个小时,然后再去上班。

  “苏州目前的发展阶段很像20年前的台北。”林宗明说,台湾在20年前建设了很多垃圾焚烧厂,由于现在垃圾分类回收率高达38%,这些厂已经普遍“吃不饱”。他认为,台湾现在做到的,苏州将来也能做到。

  据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官员李世昌介绍,1999年苏州市区生活垃圾数量为40万吨,2009年已多达126万吨。2003年,苏州市垃圾分类启动了“欧盟亚洲城市建设项目”,通过努力,在包括企事业、学校和居民小区的60多家单位进行了垃圾分类试点。但是垃圾分类水平仍然很低,分类的垃圾只占百分之一。

  李世昌表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措施。台湾的垃圾分类、处理水平比大陆先进,对慈济“垃圾分类模式”在苏州的应用情况,他们将跟踪研究,其中效果良好的一些做法,会考虑推广。(完)

参与互动(0)
【编辑:庄百万】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