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正在大陆参访的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表示,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文化交流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期盼两岸共推中华文化复兴,为世界文化作更大贡献。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中新社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路梅)正在大陆参访的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16日下午在北京清华大学发表演讲表示,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文化交流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期盼两岸共推中华文化复兴,为世界文化作更大贡献。
演讲开场,曾于1987—1993年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的刘兆玄,向北京清华的学生讲述了1991年清华大学80周年校庆时,两岸清华大学在隔绝40多年后首次以传真和电话接触的小故事,赢得满场感动。
“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刘兆玄说,在海外,两岸的清华学生在同一个校友会,一样的校歌、校训、校徽,一样使用紫色。现在两校正在谈双联学位、共同实验室等合作,希望能尽快实现。
谈及两岸交流,刘兆玄指出,从2006年连战的破冰之旅以来,两岸之间的互动进展迅速,尤其在经贸方面,大陆和台湾都从中受益。他强调,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文化交流才是两岸真正的最大公约数。去年大陆到台湾的旅客超过百万,其中约一成是文教人员,两岸的出版交流和文艺交流频繁,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刘兆玄说,此次参访期间,参观了北京、上海和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令他印象深刻;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的融合,也使台湾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两岸的合作可以使中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创新的自由度,加之市场与资金的投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刘兆玄指出,中华文化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元素,两岸应加强交流,在传统元素中融入新观念。他说,“我期待,两岸通过文化交流创造中华文化的复兴,找到新的普世价值,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为世界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刘兆玄将自己多年前在黄山游览时,看到岩石上蓬勃生长的小松树有感所作的短诗——“既生黄山巨石上,敢傲妙笔方是松”赠送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以示勉励。清华学子向刘兆玄赠送清华学堂丝织画留念。
清华学子们还饶有兴致地围绕两岸文化交流向刘兆玄提问,他一一耐心解答。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任晶晶表示,听完演讲收获良多,从中看到中华文化在两岸共同传承发展的前景,希望能与台湾师生多多交流互动。(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唐伟杰】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