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南部的田野乡间,风光旖旎,因山峦起伏,溪河密布,步移景换。但美景的另一面却是脆弱的自然环境,地形陡峭,山高水急,有些地方开垦过度。行走南台湾,不时会看到因洪水、泥石流泛滥而废弃的河道、扭曲的路基,甚至断桥,有的山区道路“柔肠寸断”。大陆华南沿海诸省每年防台风如临大敌,防台风同样也是台湾的要事。
台风“莫拉克”卷过,给台海两岸都造成严重灾情。8月8日开始,台风带来惊人豪雨,重创台湾中南部。那攀升的伤亡数字,轰然倒卧的溪边酒店,被泥石流淹埋的村庄,每一宗新闻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弦。
天变不足惧。连日来在台湾,救灾工作牵动民心。救人的与时间赛跑;抢险的风雨兼程。行政当局强调,救灾救济的规格不会低于“9·21”大地震。岛内各地掀起捐款捐物的热潮,民间组织、社会福利团体、演艺界、工商界等纷纷出力,已有多家企业宣布捐款新台币1亿元,慈济提供20万份热食。岛内处处涌动温热的社会关怀。
就如台湾发生其他重大新闻一样,坊间议论总是很多。何以大雨就成灾?事前低估了暴雨量吗?有的问,投千亿元治水,何以南台湾仍成水乡泽国?岛内各界在反思,有人认为,太热衷选举,搞讨喜的项目,基础工程重视不够或建设后轻忽保养。有媒体建议向大陆学习抗洪救灾的章法,事前疏散居民的一套机制,就值得参考。平心而论,事情来得急,忙乱难免,其间失落的环节,则应潜心反省,亡羊补牢。
同遭天灾,两岸同胞感同身受。大陆各方迅速表达了高度关切,中台办、海协会等致函慰问,捎去关心,并表示愿据台方需求和意愿,对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援助。中国红十字总会开通了热线,接受社会捐赠。在台参访的大陆团组和旅游者,也参与到赈灾行列……
曾经,两岸对峙、隔阂,当灾害发生,即使想向对方表达关怀,常常不得其门而入。去年汶川大地震后,局面大为改观。所以,两岸相互释出的一切善意,都值得备加珍惜。两岸人民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将加深了解,增进情感。人们期待彼此良好的互动,得到延续和深化。 (连 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