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陈云林和江丙坤在会谈时握手。当日,海协会和海基会第三次会谈在南京紫金山庄举行。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网4月26日电 台湾《联合晚报》刊文指出,在如晦的金融海啸风雨之中,两岸陈江会今朝走入第三回合,颇有点苏轼的定风波的味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这种坚定的步履何能生出?其实是一种理性,是经济的,且是冷静的。
文章写道,穿林打叶声,除了是说全球低迷犹不见天光的经济景气,在台湾内部,有另一种风狂雨骤,就是“亲中”、“卖台”,“丧权”、“辱国”这类老式呼叫,这类老式战法虽然不见新颖,却因为外在可惧的风浪,而突地找到了市场。
文章说,因为不景气而遍地失业,因为难以为继的日子,于是对“政府”生出忿懑,有所忿懑因此千夫皆指,马英九执政团队的信赖基础日渐剥蚀,这样的结构给了反对势力惊喜的养分,开始仰攻马英九,批判马的两岸政策,“亲中”、“卖台”纵使是老调重弹、是反射式的呓语,仍旧逐渐有了可以寄寓与依托的碁盘。
在这样的内外交迫之下,陈江会仍然要如期上演,而且提前提早,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其实是要一点自己抓得紧牢的信念,是相信这么做,的确是对的,于是才会有一丝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傻劲与气魄。
这个信念是什么呢?文章说,剥开它的内里,其实找不出什么历史的愁绪,共同打击犯罪、金融合作、定期航班,每一个,都是扎扎实实的“现实”。定期航班不过是被历史截断了数十年的断裂之后,该有的补偿罢了,金融合作,试问,哪有商人到一个地方闯荡了二十年,自家银行还是不能跟来的?
文章认为,就是这点很简单的信念,让陈江在如晦的经济风雨之中,走入了第三回合。就是这么不必太高深的学问就明白的逻辑,这一团以技术官僚为中坚的协商团队,安静地乘坐着华航,飞渡海峡,准备签下这些协议。
文章指出,两岸究何所终?未来何去何从,我们并不太明白,现在的台湾,是有一些对自己很深的疑问,但此刻,这些事是对的,就去做。这是一种很冷静的智慧,不带太多情感的,相信自己,很纯的、简单的理性,迷乱中自有方寸。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