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5日电 胡锦涛日前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六点意见,台湾《中国时报》5日刊登民进党大老、前“立委”林浊水的文章认为,其新思维之一体现在“台湾文化可以丰富中华文化”,既承认台湾文化的特殊性,又肯定其不与中国文化冲突且有正面贡献。
文章写道,台湾文化和中国文化间关系的讨论在台湾开始得非常早,但大陆官方开始关心台湾文化是在一九九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当时,本土化已冲击到岛内政策决定,乡土教材母语教学的推动也在争论中颠跮前行。政治冲突和文化关联在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前,早被台湾社会的权力集团运作超过半世纪。
文章说,如今,大陆正面肯定台湾文化特殊性实在“突然”。只是这种“逆转”并非毫无脉络,其依据正是三年前推动的《反分裂国家法》,其基本立场正是“两岸既未分裂也尚未统一”,精神是“承认台海现状”,一切政策再由这现状出发。意义非常明显,在文化上寻求和解,并予以纳编,以为政治的统一创造基础。
文章认为,文化是政经基本结构的上层结构,大陆在政治上承认现状,对台湾文化特殊性承认也就有其基础。不只如此,以流行音乐观点说,台湾歌曲能主导中国大陆七成以上市场,若非具备一定特殊性怎会可能?
文章指出,过去绿营主张“台独”的一个重要诉求是这样的:假使你珍惜台湾文化的特殊性,那么你就应拒绝台湾被只诉求文化普同性而忌视特殊性的中国统治。而胡锦涛提出的这一新构想却不能不承认相较于过去有相当的进步性。也因此,若认真执行,造成何种压力,民进党恐怕不能轻率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