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可口可乐逐渐成为台湾消费群众日常饮品,喝可乐蔚为风潮,赶时髦的缘故,大家都爱喝这种洋饮料。碳酸饮料风行,甚至一度让中国茶一蹶不振。可乐最好喝的部分,是开瓶瞬间产生的大量气泡。挥汗如雨时节,啜一口冰凉的可乐气泡,不亦快哉。可乐不比中国茶有回甘韵味,而且可乐也经不起时间考验,开瓶半个小时后,气泡消失殆尽,只剩下黑乎乎的糖水,喝起来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的兴味了。
从3月22日台湾 “大选”结束,到如今已届一个多月,到5月20日新领导人“就职”,这段时日姑且称之为台湾的 “可乐泡沫时期”。这段日子以来,台湾政坛崛起马先生“潘安旋风”,惹得台湾的女士们“如痴如醉”:妇女“粉丝”争先亲吻者有之,伸手轻抚其脸颊者有之,奋不顾身冲破护卫重围,热烈拥抱者也屡见不鲜,诸如此类的脱序场面,一再成为传媒焦点画面。
坦言之,台湾女性“粉丝”这阵“潘安旋风”,男性“粉丝”期待马先生能使台湾经济起死回生,满怀热情的引颈企盼,其实都是“可乐泡沫现象”症候的一个类别。“可乐泡沫”是可乐开瓶时一时兴起的特殊现象,时过境迁,“可乐泡沫”一旦褪去,只留得一杯甜得发腻的糖水,届时,不论是马迷或者不是马迷,大家都得回归残酷的现实世界。
近日,马先生拜会长荣集团负责人张荣发和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他们不约而同谈到台湾需要重建道德。古代中国知识阶级讲究所谓“内圣外王”,又讲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然而,毕竟今日已是民主时代,强加道德冠冕于领导人,要求领导人作之师、作之君,并不切实际,更何况,马先生已经够“不沾锅”了,还要他怎么重建道德呢?我们宁可放低标准,只要求马先生不要再找类似 “三只小猪”以及“音容宛在”的教育首长,已经是万幸了。
平实观之,台湾岛内最最严重的问题,关键不在道德不道德,而在于分配不公问题,及“台独余毒”问题。
衣食足而知荣辱,分配不公,人民基本生活无法得到满足,何能提升道德?如果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得不到解决,台湾社会的压力锅效应,将会在马执政时期再度引爆。
更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1988年李登辉领政迄今,李登辉、陈水扁两人相继大搞“去中国化”运动,因此遗留下来的 “台独余毒”,至今毫无清除之迹象。
举一最具体而微的例子,蒋经国主政后期,台湾无论朝野,称呼大陆通常以“中共当局”或“大陆”称之,台湾民众均自称为中国人,也充分认定自己是炎黄子孙。然而,经过李登辉、陈水扁二十年执政,各级学校不但不再灌输“我们是堂堂正正中国人”的观念,反而一再告诉台湾青少年学子:“我们是台湾人”;教科书更早已将中国历史、地理与“台湾历史”、“台湾地理”一刀切,硬生生区隔开来。今之台湾报章杂志,不论传媒立场偏蓝偏绿,已一概以“中国”称呼大陆,即使是泛蓝政治人物,也不敢公然而大方地说出:“我们都是中国人!”
扫除李登辉、陈水扁执政二十年来的“台独余毒”,比什么重建道德重要何止千万倍,智者焉能舍本逐末?马先生的“可乐泡沫”褪去之后,以上两件大事,正是他的当务之急。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