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选举热闹异常,“缤纷多彩”,伴随着选举也出现了与之相关的“选举衍生品”,比如民调,就是其中一个十分有意味的“产品”。
五花八门 自相矛盾
细细端详台湾选举民调,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从时间上看,三天一“小调”,五天一“大调”;从种类上看,报纸有民调,电视有民调,大学、政党、非政府组织也不甘寂寞纷纷涉足其间。
岛内民调多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各种民调差别巨大,经常互相矛盾,甚至前后抵触,令人雾水满头。例如2004年3月初,“年代民调”显示“连宋配”支持率39%,“扁吕配”35.6%;台湾TVBS电视台民调,连宋支持度44%,扁吕36%,都是连战宋楚瑜领先。与此同时,“山水民调”却显示连宋36.1%,扁吕37.8%,扁吕领先1.7个百分点,而民进党自己一手操办的民调更显示蓝绿支持率分别为36.2%和39.5%,领先高达3.3个百分点。
同时进行的民调,结果怎会完全相反?人们不禁要问。
暗藏猫腻 很难把握
岛内民意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当街或上门派发问卷,家宅电话询问调查和网上投票民调。采用的方式不同,其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
首先,蓝营支持者更多的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社会精英,而南部偏僻农村地区的农民和经济条件一般的原住民则是绿营的传统票仓。如果采用电话民调,那么南部贫穷农民家庭,很多未安装电话的就无法调查,更多的农民也都没有上网的习惯,所以电话和网络民调会漏掉很多绿营铁杆支持者。
其次,选取地域不同,民调结果可能截然相反。台湾政治版图大致是北蓝南绿。如果在民调时更多选取北部民众询问,蓝营占优几率显然更高;但若重点选取南部居民,则结果可能截然相反。
第三,提问形式也对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第四,在调查时,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拒绝接受调查,有的因为 “觉得太麻烦”。每次民调,拒绝回答问题的人数往往高达30%~40%,足以影响最后结果,而这些人在选举时的抉择,往往难以预料。
政治工具 摇钱大树
目前台湾民调机构数量众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全岛约有民调机构60家,其类别大致可分为学术类、媒体类、政党社团类、民间专业公司等四大类。
最近几年因为民调市场红火,大量民间专业民调公司纷纷成立,这些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只要能赚钱,来者不拒,什么都做。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蓝营给钱,自然不能驳了蓝营的面子;绿营给钱,当然也不能让绿营难堪。
如今“大选”近在眼前,大部分民调都显示马英九萧万长组合远远领先于谢(长廷)苏(贞昌)配。但蓝营依然连连宣称“困难重重,胜负难料”。原来蓝营不止一次吃过民调的亏。八年前 “大选”,各类民调都显示国民党支持率高于民进党,直到头天晚上依然如此,国民党高层苏志强甚至放话说“可以安了”,但最后却折戟沉沙。四年前情况更加乐观,民调显示“连宋配”领先“扁吕配”一大截,蓝营甚至把当选后“总统府”的很多官帽都分配妥当,却又一次意外落败。教训如此惨痛,难怪国民党不敢托大。
(《世界知识》杂志)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