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9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今日社论指出,大陆市场是未来台湾经济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台湾能否充分利用大陆生产资源及其内陆市场,对于台湾未来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立两岸共同市场可看成一个长远的努力目标。原文摘录如下:
近日来,陈水扁在多个演讲场合中,一再指称萧万长主张的“两岸共同市场”就是“一中市场”;然后再说,两岸共同市场开放大陆人士来台湾工作的结果会使台湾的教授沦落到去开出租车,让台湾的出租车司机沦为乞丐。我们认为,此种情绪性、泛政治化指控本来不值得有识之士与之争辩,但忧虑积非成是,甚至误导视听,我们认为朝野有必要深入了解“两岸共同市场”的定义,以及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可能贡献。
由于大陆市场是未来台湾经济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台湾能否充分利用大陆生产资源及其内陆市场,对于台湾未来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台湾能否充分利用大陆资源与市场,则与两岸间的经济整合的密切程度有关,因此为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加强与大陆经济的关系当然有其必要。尤其是现在全球的经济正在快速一体化,而且亚洲的区域整合也在加速进行中,我们除了要积极加入地区性经济组织外,也应努力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或进行不同形式的经济整合。
台湾现今对大陆的出口占台湾对外出口比重已近四成,所以明年不论那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当然都应该以解决两岸经贸问题为第一要务。就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程度来看,大致上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其中包括直航、货币清算、与租税协议。这种正常的经贸关系是任何两个地区的经贸往来时,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要件,这些要件只是要使两岸的市场经济正常运作而已。
为了进一步扩大与大陆的经贸关系,让两岸的商品能在两岸间自由往来,第二阶段就应该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理论上,两岸成立自由贸易区必然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有好处。目前国际上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大致上可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国家名义签署,称为自由贸易协议,例如美国与韩国最近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另一种则是以地区名义签署,称为更紧密经贸伙伴关系安排,例如大陆与港澳所签署的贸易协议。以现阶段两岸统“独”的争议来看,两岸之间要成立自由贸易区,可能在名称上就无法摆平。
在两岸商品自由贸易之后,若要再扩大与大陆的经济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大陆成立两岸共同市场。一般而言,共同市场的范围要比自由贸易区大许多,其中主要是诸多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包括资金、人员、与技术,以及关税、汇率、与货币统一等。不过,由于共同市场的范围很广,必须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然而,两岸人口数量悬殊、所得差异很大、从经济体制发展不同的角度来看,两岸之间短期内当然是以两岸经贸正常化为第一要务,中期则应设法与大陆成立自由贸易区,而成立共同市场可看成一个长远的努力目标。
既然大陆市场是全球市场中重要的一环,台湾经济想要因应全球化挑战,大陆市场绝对不可忽视。以目前台湾与大陆的紧密经贸关系来看,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执政当局能否妥善处理两岸经贸关系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从两岸贸易正常化,到成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到长期目标的设立两岸共同市场,都值得朝野努力。至于陈水扁一再强调的“一中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政治味道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