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严”和“解严”是台湾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1949年5月19日,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秉承蒋介石之意通过台湾“警备司令部”颁布“戒严令”,宣布台湾地区处于“战时动员状态”。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发布命令,宣布台湾地区自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解除“戒严”。今年7月14日是“解严”20周年纪念日,台湾蓝绿阵营已经开始高分贝纪念“解严”,出于各自的政治利益对“解严”作出完全不同的解读。
执政党提“惊悚”报告
台“新闻局长”谢志伟7月11日提出了“解严20周年项目报告”,报告从世界最久的戒严、高压统治及强化反智统治三个方面控诉戒严时期。报告提到“党禁”、“报禁”、“美丽岛事件”,称仅1969年到1987年,台湾就有320次歌曲审查,有930余首歌遭禁唱。
报告以上世纪50年代的前5年为例,认为国民党在台湾至少杀害了4000到8000的本省和外省“匪谍”,并有同样数目的人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由于白色恐怖时期的受难者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据,这项报告以推测的方式,提出受军法审判的政治受难人在20万人以上,这与以往的研究数字相比,十分“惊悚”。
对此,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杨渡说,谢志伟夸张不实、荒谬不堪。白色恐怖受难人数至今说法不一,但从未听闻“多达20万以上”的说法。
杨渡披露,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犯陈明忠接受他访问时说过,当年“台湾政治受难者互助会”曾对白色恐怖受难者做过估计,认为在1949年至1953年间,遭逮捕的有三四万人,死亡者则有七八千人。
蓝绿阵营各说各话
陈水扁11日发表了一个录像谈话,说促成“解严”的远因是“美丽岛事件”后风起云涌的台湾社会力量,近因则是民主进步党的诞生,时势的演变迫使威权统治者不得不向自由、民主、人权、和平与公义等普世价值低头。陈水扁在谈话中表示决定将每年7月15日定为“台湾解严纪念日”。
民进党主席游锡堃10日也表示,“解严”不是独裁者的德政,而是争自由、向往民主的台湾人民打拼出来的改革成果。“解严纪念日”当天,国民党应为当时的威权统治向台湾人民道歉。
而国民党内传出的声音完全不同。台湾前“行政院长”李焕10日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蒋经国曾向他提及有三大愿望,分别为民主政治常态化、化解两岸隔离对立与国民党党务革新,这是当年推动“解严”的关键。
“解严”前任高雄市长的许水德回忆说,当时高雄市府局处长人选都要给蒋经国过目,蒋还特地要求多用本省人。蒋经国在任内一心为台湾,不像有些人只会胡乱批评。
舆论呼吁不要强化“恐怖”
针对关于“解严”的纷纷扰扰,《联合晚报》11日发表《夸大恐怖,恐怖!》的文章,指出白色恐怖时期确实有大量人士被杀害,也有许多人遭到军事审判,但发掘的目的如果只是对现在的政治对手,施以其难以承担的政治包袱,进而让自己在选举中获利,那么这个发掘就不是发掘,而是一种虚拟世界的创造。
文章说,“白色恐怖”是台湾社会曾有的“集体记忆”,在政治禁忌的年代,白色恐怖的所有一切,是众人都噤声的秘密,于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其实从未有一个调查可以呈现出确切的数据,可是,谢志伟的报告,可以很轻易地炮制出20万人的数字。
文章引用专家的数字说,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中,外省人占了40%,远超过外省籍人士在台湾人口的比例。白色恐怖真正的对象,以有可能是“匪谍”的外省籍人士为主。文章说,提出外省人被害远超过比例的真相也并不是为国民党脱罪,但在挖掘历史时,如是带着一种毫不光荣的动机,只是为了强化当时屠戮的恐怖感,而任意揣测出一个数据,列入正式的官方报告,这样的行径应受严格的检验与斥责。(邰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