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日电 传海基会董事长将由民进党资深“立委”洪奇昌接任,台湾《联合报》今日社论说,洪奇昌将会力求一搏,或只是“配合政府政策”,这个答案所影响的不只是洪奇昌本人的功过评价。原文摘录如下:
有点意外又不太意外,洪奇昌将接任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在民进党内被视为“西进派”,出掌海基会亦可谓顺理成章。但正由于他对两岸经贸有其见地,“西进昌”的大帽子也使他列名“十一寇”,以致被围剿到连“立委”初选都过不了关。
这样的洪奇昌,如今将接掌海基会,自是质疑四起。蓝营“立委”认为他做不成什么事,绿营高层则呛声他“会不会把台湾拿去卖掉”。但就台湾整体政局而言,关于此一人事任命,只有一个层面值得观察:洪奇昌接掌海基会,能否为两岸关系打开僵局?抑或只不过是民进党对内拉拢新系、对外拉拢台商的选举操作手段?
海基会原本扮演两岸“白手套”的角色。两岸的交流之“手”如果愿意伸出,则“白手套”自有作用;第一任董事长辜振甫任内的声誉及影响力,甚至凌驾决策单位的“陆委会”之上。但是,政策上如果决定不再伸出两岸交流之“手”,则“白手套”即成无用之物。海基会第二任董事长张俊雄任内有过什么“业绩”,让人实在想不出来。也难怪,前“陆委会”主委苏起说,民进党执政七年以来,“陆委会不决策,海基会不谈判”,谁来做都一样。
“谁来做都一样”的这个职位,民进党“府院”高层却挑了在“立委”初选中被围剿倒地的新系大老洪奇昌来做。“西进昌”真的能为两岸政策打开西进的趋势吗?还是如洪奇昌本人所自称,其临危受命只不过是为了“民进党内此时需要团结,会尽最大努力配合政府政策”?
“西进昌”在民进党内虽属“非主流”,却具“改革”形象。他和亲民党“立委”刘忆如连手提出放宽企业投资大陆百分之四十上限的提案,一度冲进付委审查的阶段,受到企业界的高度期望。当然,这个提案就和两岸周末包机、货运包机、陆客观光等案一样,从传言今年三月间“春暖花开”,到“春天过了,燕子还是没有飞来”,如今仍不见任何进度,甚至成为洪奇昌争取“立委”连任提名时受到党内攻讦的主要罪名之一。
洪奇昌在前任“阁揆”苏贞昌的“苏修”路线广受争议时即大胆直言,两岸政策“以开放为主轴”的趋势已经确定了。他以台湾产经建研社理事长的身分投书媒体,强调区域经济崛起的情势中,“台湾就会陷入边缘化的困境”;又积极为业者请命,“我们的金融业已准备好西进很久了,只是一直欠个东风,请借一个东风给金融业吧,不要让他们等到地老天荒”。
以民进党内倡议开放政策而堪称特立独行的洪奇昌,如今坐上了处理两岸事务的重要职位。他过去呼吁“借一个东风给金融业吧”,如今在海基会的职权虽未必能呼风唤雨,但应不至于毫无影响力可言。问题是,他所欲效法的海基会“前辈”型范,将是喜好在舞台上扮演善用奇计孔明的第一任董事长辜振甫,还是恪守“陆委会不决策,海基会不谈判”原则而默默无声的第二任董事长张俊雄?
台湾走到今天这一步,外在大环境的潮流已使台湾处于退一步即无死所的险境之中;而领导人所步步经营者,仍无非选战策略作多而已。眼前所见,正是一方面洪奇昌接海基会拉拢台商,另一方面游锡堃搞“正常国家决议文”煽动深绿的政治奇观。
洪奇昌接下海基会,将会在“台湾不开放即将边缘化”的认知下而力求一搏?或只是在“民进党需要团结”的认知下而“配合政府政策”?这个答案所影响的,不只是洪奇昌本人的功过评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