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水扁当局制造了一连串“去中国化”闹剧,挑起岛内社会对立,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图谋民进党在新一届“立委”和“总统”选举中获胜,实现“台独”由渐变到质变。然而,陈水扁当局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与法理,其谋求“台独”的野心难以得逞。
“去中国化”是“台独”的危险步骤
年初以来,陈水扁当局接二连三地上演“去中国化”闹剧:先是台北故宫删去珍藏品说明中原有“来自北平故宫”、“中央博物馆”等字样,把“中国古代”修改为“国内外”。接着他们利用“2·28”煽动排蓝情绪,深化台湾族群矛盾;台“教育部”使用经删改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把“本国史”改称“中国史”,把过去惯用的“我国”、“本国”、“大陆”改为“中国”,孙中山不再被冠以“国父”称呼,“武昌起义”、“广州起义”等改为中性的“武昌起事”、“广州起事”,连“南京大屠杀”都从教科书中删除,强化所谓“台湾主体意识”,加入两岸分合和“统独”内容,模糊台湾年轻一代对一个中国的概念。
在陈水扁当局的压力下,几乎有中国字样的台湾大企业都强行改名。继而又出笼“第二共和宪法草案”,放弃“五权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彰显“法理台独”。
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也成为“去中国化”的重点目标。陈水扁当局下令在新台币上去除蒋介石画像,在台湾军营中移走全部228座蒋介石铜像,甚至强行把“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扬言要制定法律审判蒋介石。近日,民进党内激进“台独”势力更炮制“正常国家决议文”,公然提出建立“台湾国”、制定“新宪法”,推动台湾“正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陈水扁当局推动“去中国化”行径目的有三:
一是明年初的新一届“立委”选举和“大选”临近,民进党当局为巩固其“基本盘”,蓄意推动“去蒋化”以激化省籍冲突,主导选战议题,确保民进党继续执政;二是以“去中国化”分裂手法,转移岛内广大民众对陈水扁当局执政腐败的不满情绪,转移反贪腐视线,掩盖陈水扁及其亲属、亲信贪腐弊案的丑行;三是以“去中国化”分裂活动彰显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为推动台湾“法理独立”制造气氛,扫除障碍。
2005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它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去蒋化”意在为“法理台独”扫清障碍
陈水扁当局拿去世几十年的蒋介石大做文章,打的旗号是所谓“转型正义”、反对当年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由此而衍生到下令拆除蒋介石画像、铜像、“中正纪念堂”更名等行为,实质上陈水扁当局是把蒋介石看作台湾“去中国化”、推动“法理台独”的一大障碍,极欲彻底清除蒋家的政治影响而后快。
众所周知,国民党退台迄今经历了“蒋介石主政”到“蒋经国主政”再到“李登辉主政”进而到“陈水扁主政”4个时期。两蒋作为台湾地区早期领导人共执政39年。他们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李登辉主政时期,两蒋涵盖中国大陆的“一个中国”主张被修改为“中华民国在台湾”,废除台湾省建制,宣称“中华民国”实际管辖范围仅在台澎金马,俨然把台湾省变成“中华民国”。陈水扁上台以来,鼓吹“中华民国是台湾”,欲以“宪改”、“公投”的方式废除现行的以“一个中国”为基本特征和架构的“中华民国宪法”,重新制定一部所谓“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以实现“台湾法理独立”。可见,两蒋的“一个中国”主张是陈水扁当局“去中国化”的巨大障碍。陈水扁之流大搞“去蒋化”,实质上就是要在政治上“去中国化”,为其谋求台湾“法理独立”扫清障碍。其欺世盗名的卑劣手法,莫此为甚!
谋求“台湾独立”野心难以得逞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绝非陈水扁当局导演“去蒋化”、“去中国化”闹剧就能改变得了。一个中国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有特定领土、完整主权、中华民族的客观事实。中国历史上有9次“大一统”的历史,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与进步。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分裂政权,但都无法在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并没有能够改变一个中国的事实。分裂中国的行径,或迟或早都会落得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目前正致力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台湾诸多历史遗迹和行政区划都印记着两岸历史上统属关系,占台湾人口绝大部分的汉族与大陆更有不解之缘。清朝统一台湾时岛内原住民只占1.7%,其他人都是从大陆移居到台湾的,就连陈水扁的祖籍也在福建。
两岸迄今尚未实现统一,但绝不等于两岸是“两个中国”的关系。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种关系绝不是陈水扁当局随便把台湾改个什么名称就可以改变得了的。历史上的外国侵略也曾凭借武力妄想改变这种关系,最终都遭到了失败。当前和今后也不会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两岸间的这种关系。
(作者分别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徐博东、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文史所所长娄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