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7日电 针对台湾当局“去国语化”作业,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所长周阳山在27日的台湾《联合报》上发文批评说,若要去简就繁,透过政治力硬将一种通用已久的大众语言,改为四五十种“小众国语”,岂不是治丝益棼?
台“行政院长”苏贞昌日前答询时表示,岛内现在官方的语言应该就是所谓的“国语”,也就是“北京话”。至于以后若因为原住民语,客家话与闽南话都成为“国家语言”后,原来的“国语”应如何称呼,则可改称为“北京话”。
对此,周阳山指出,上述的称谓中存在着严重的谬误:
第一,“北京话”和“上海话”一样,都是一种地区性方言,其中包含大量的俚俗用语,一般外地人是听不懂的,因此,并不是什么“普通话”或“国语”。
第二,当前台湾使用的“国语”,系“汉语官话”,英文则称之mandarin。最新出版2007年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辞典》的解释是(1228页):“(汉语)官话,(中国)国语(其标准书面正式形式有7.3亿以上的人使用)。”因此,“国语”系“汉语官话”,而非通行于老北京市区的“北京话”。
“北京话”对于七八亿讲“普通汉语”的人而言,是一种不太容易懂的“地区方言”。许多人可以讲一口标准的“国语”,但却不一定会讲地道的“北京话”,也常听不懂北京居民使用的“北京话”。
第三,如果现在通用的“国语”(即“汉语官话”)和其它各种语言,包括台当局教育部门认定的原住民43种语言,5种客家话,闽南语中的泉州腔、漳州腔、海口腔、宜兰腔、台南腔、福州话及手语,都变成“国家语言”的话,今后政府公务员,到底要学多少种“国语”才够用呢?如果2300万人口的台湾,竟然同时存在四五十种“国语”,这究竟是尊重各语族,便于沟通?还是制造一座新的“巴别塔”(上帝惩罚人类欲建通天之塔,使人类语言分歧,难以沟通)?
并且,初步认定的四五十种“国语”,不仅数量太过庞大,学习十分困难,恐怕实施起来,徒具形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