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各地街头,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醒目的槟榔小屋,身穿性感时装的“槟榔西施”吸引过往行人注目。 中新社发 钱兴强 摄
|
在台湾各地街头,人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醒目的槟榔小屋,身穿性感时装的“槟榔西施”吸引过往行人注目。 中新社发 钱兴强 摄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那些因为嗜嚼槟榔而经常把口腔和嘴唇弄得通红的人,则被通称为“红唇族”
★ 文/梁良
台湾有很多特有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现象,是不在岛上居住的人所难以理解的,例如像“嚼槟榔”的习惯,以及因此引伸出来的“槟榔西施”现象,就是颇有代表性的例子。
先介绍一下台湾人对“嚼槟榔”的热爱。
“槟榔”一词源于印度尼西亚语,即指槟榔树的种子。槟榔与椰子同属于棕榈科常绿乔木,树的主干可高至二三十公尺。槟榔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之一,可是近40年在台湾绝大部分都拿来充当提神的零食,有“台湾口香糖”的俗称。
由于台湾的劳动工作者和长途开车的司机族群几乎都依赖嚼槟榔来提神,因此每年花钱买此种“台湾口香糖”的金额超过千亿新台币以上,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槟榔产业”。
而那些因为嗜嚼槟榔而经常把口腔和嘴唇弄得通红的人,则被通称为“红唇族”。
不明就里的外国游客经常会在台湾的一些较小的马路边或偏僻空地上看到一摊一摊红色的“血迹”,奇怪台湾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吐血”?其实那是红唇族吐出来的红色“嚼槟汁”而已。
台湾在称为“亚洲四小龙”的上世纪70年代,对外贸易和建筑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劳工大量增加,槟榔变得供不应求,很多农户眼看种槟榔好赚,而且容易打理,遂纷纷将自己的农田改种槟榔树。平地的农田不够,便疯狂开发山坡地来栽种槟榔树。
至今只要较深入台湾内陆的农业县份,放眼望去就尽是高高的槟榔树,非常壮观气派。
20年前笔者到妻舅在南投深山里的农家过年,就已目睹过这种情景。
根据台湾农委会的资料统计,种植槟榔的农户现已高达7万户,而槟榔也于90年代之后成为台湾最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不过,疯狂种植槟榔的结果,却对台湾的山坡地水土保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今每遇暴风和豪雨,台湾的山区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土石流”,这是早年官民追逐经济成长而不顾环保的恶果,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
虽然医学界早已经证实嚼槟榔容易导致口腔癌,但嚼食槟榔的习惯如今在台湾仍极为普遍,且食用人口还由蓝领的男性逐渐扩展到白领和文艺界,甚至也有一些时髦女性和游客亦爱此道。就有不少香港电影界的人到台湾拍片后迷上了槟榔(另一项叫他们情不自禁迷上的是台式“麻辣火锅”),返港后仍不时托台湾朋友带槟榔去给他们解馋。
因为市场大,贩卖槟榔的小摊遂充斥台湾的大街小巷,因竞争太过激烈,有些槟榔摊开始出奇招抢生意,终于衍生出以女色来吸引顾客上门的“槟榔西施”。 ★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