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六月二十六日电 题:两岸金融业者看好厦门“试验田”
中新社记者 路梅
随着台商不断扩大对大陆投资,两岸金融机构对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MOU)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目前政策上的限制尚未完全打破,但两岸的金融机构已积极在厦门先行先试,为日后拓展业务积累经验。
厦门去年的GDP为一千五百六十亿人民币,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副省级城市中是最小的,但却聚集了三十四家银行业机构(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十七家)、三十三家证券业机构、十二家期货业机构和二十八家保险主体,金融从业人员达三万人,金融业增加值占厦门市GDP的百分之七点六,银行业机构实现税后利润五十点四亿元,占福建省银行业机构税后利润的四分之一强,而不良信贷率仅为百分之一点八四。
中国银行厦门分行行长陶以平指出:“厦门是一个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去年达到百分之二百零二,仅次于深圳,在全国排名第二,进出口总量达到四百多亿美元。各家银行都把厦门当做资产发展的优先支持地区,看重的正是这里的经济运行质量。”
截至去年底,厦门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三千三百多家,实际吸收台资六十三亿美元。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成,进出口贸易占据厦门半壁江山。因此,厦门也成为两岸金融业者开拓涉台业务的必争之地。
今年四月,为了解决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发展急需资金的问题,国台办与中国银行在厦门联合举办了“中国银行与台资企业合作推介会”。其中,厦门中行为友达光电提供了二十亿元人民币的授信。另外,厦门中行还希望成为新台币清算中心,并积极争取赴台设立办事机构。
二00八年十一月,厦门市商业银行成功引进具有台资背景的香港富邦银行,成为台湾金融机构借道第三地入股大陆银行首例。该行新成立的台商业务部副总经理陈建志表示,部门成立一个月来进展顺利,已与三十多家厦门台资企业进行了接触,并与其中五家正式建立了业务关系。
相比厦门中行与当地三百多家台资企业建立的业务关系,陈建志认为这并不构成压力。他说,台资银行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对台资企业在台湾的母公司的经营情况有直接的了解,可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引进其在台湾已有的成熟的金融服务产品,将优点极致化,服务更大化。
陈建志对于在厦门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说,厦门的金融环境很好,在这里先行先试所获得的经验将是可靠可推广的,今后我们的业务也必然要通过这个平台向福建全省及整个大陆发展。相信如果大陆银行能够赴台设立分支机构,将能更加完善对台资企业的服务。
陶以平也对台资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表示关注,他指出,两岸银行业优势互补,良性竞争,不仅台资企业获得了更好的服务,对厦门在金融领域进一步的先行先试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郑鸣指出,构建两岸金融合作制度框架,使两岸金融合作关系正常化,是未来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政策设计的重要方向。在内容上应包括两岸货币、金融机构、证券市场、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教育与人才五个方面的合作。
该学院副院长朱孟楠则认为,厦门应放开手脚先行先试,成为有特色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