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五日电 题:两岸互动再添重量级平台
本社评论员 黄少华
为期八天的海峡论坛十五日起相继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莆田隆重登场。论坛规模宏大、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呈现和平发展良好态势的一大标志。两岸互动于此可望再添一个重量级平台——一个集民间性、复合式于一体、重要而又影响深远的平台。
观察海峡论坛,这是一个由两岸民间交流、经贸合作、合作交流研讨、合作交流枢纽构成的复合式平台,吸引了两岸众多业界人士参与。论坛的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和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等四大板块共十八场活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将出席论坛。大陆嘉宾中,还有相关部委的负责人、业界人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广东、浙江、江西等省的部分城市也将组团参加。台湾各界人士反应踊跃,来自台湾各界别和各县市、尤其是中南部地区的八千多人,将参加论坛系列活动。其中包括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朱立伦,台湾二十五个县市的县市长、议长或代表、乡里长,主要经贸社团负责人,二十多个界别与行业代表性人物和部分民意代表。而唱主角的,则是两岸的“草根”阶层,大陆称为基层民众。
目前,两岸已有很多交流平台,有旅游、航空、海运等各行业组织搭建的平台等。而海峡论坛的复合性、多面向,是其显著特点。
这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具备重要平台的五大要素:
一、互动互利性。当前,两岸都首重经济发展,两岸商界人士可在这个平台广寻互补互惠双赢的合作商机。而两岸教育工作者、医药界、演艺界人士、武术爱好者、书法发烧友等也都可以从中获益良多。
二、平等性。论坛的举办不是一方强加于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居高临下。两岸参与者可以率直表达,畅所欲言“搏感情”,激荡出思想火花。
三、可操作性。从论坛的安排看,许多活动相当务实,涉及两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两岸与会者坐而论达成共识,都可起而行,催生更多贴近两岸民众福祉的政策措施。
四、可延伸性。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认为,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处理好东与台湾,西与江西等内陆腹地,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四方面关系。同样,论坛以福建与台湾互动为核心,辐射区域甚大,讨论的题材也可逐步广泛且深入。
五、可持续性。具备众多优势的海峡论坛,是两岸走向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望一届接一届地持续办下去。
两岸两会协商、国共对话交流,是两岸的重要平台,都具备上述“五性”。笔者认为,海峡论坛将可跻身两岸互动的三大平台之一。
海峡论坛还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平台。其一,闽台间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独特优势,两岸实现“三通”,国务院于本月十四日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正在积极构建两岸交流的前沿平台和先行先试区域等,在福建定期举办的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等活动已日臻成熟,这些都成为海峡论坛的重要依托和坚实的基础。其二,论坛民间色彩突出:参会者多来自两岸科技、航运、旅游、教育、农业、影视、出版、医药、体育、妇女、工会、青年和少数民族、宗亲、妈祖信众等界别,其中也有只会讲闽南话的普通台湾中南部民众。他们关注的自然是民间的话题。
民众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力量。两岸关系要走该走的路,要走得稳,离不开民众的支持。当两岸民众有机会面对面地交流沟通,搭起两岸心灵的平台,化解误会,增进了解,相互扶持,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共建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时,两岸间沉积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从这个层面来说,海峡论坛符合两岸民众的愿望,经过不断的磨合,逐步发展成为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应无疑义。(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