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她说我以前送了她一套武侠,害她现在写八十万字;现在我也要看这八十万字,有因就有果,哈。武侠是写人性最真实、大家最向往的一面,在正邪之间总是选正确道路、替天行道。现代人不能做侠客、罗宾汉,因为有人会告你,在小说里你可以尽情尽性。
她的作品我全看完了。有一段是讲两个男主角性格不太一样,变成莫逆之交。年轻小弟喜欢的女孩,却跟大哥要好,他受不了,跑到酒馆喝闷酒。但他转念一想:大哥确实是个英雄,女孩爱上我钦佩的大哥,有什么不好?
他看到自己的嫉妒心,这是我觉得宇慧的小说很有味道的地方。
问:有人封陈宇慧是“女版金庸”,也有评论说,还是男人写的武侠小说精彩,这一点你们怎么看?
慧:小说登在网络上时,跟网友的互动就很频繁、直接。上传一章,马上就有很多人写意见给你,长短褒贬都有,更有人挑出文章的错误,表示他们看得很仔细。所以不论正负面意见,对我都是很好的学习。
安:我也上网去看读者给她的信,突然间,作者是四个孩子的妈的身份曝光了,上传文章时还在坐月子!原本对她批评很重的人不见了,本来催促作者“写快一点”的抱怨也封口了,这似乎代表大家对女性的尊重,作者跟读者互动的感觉也挺温馨的。
对宇慧来说,写东西不是为了出版,而是写出她的内心世界,无意之间做了件事而得奖,这是很欢喜的事。我没创作的本事,做这种事要照照镜子的。
我以前的老同事、也是师大附中的小学弟刘兆玄,他们有一票人在学校时就写武侠小说投稿报纸连载,笔名“上官鼎”。考试到了,他们就轮流写一段凑着发表。有一段时间大家疏忽了,一个被杀掉的人又出现了,就有人来批评。此后他们写武侠小说,就在墙上用一大张纸把所有人名写下来,去世的就用红笔杠掉。他们用好玩的心去写,看的人也会分享到好玩的果。
问:陈宇慧对小说最满意哪一点?
慧:应该是赵观和凌昊天这两位男主角的塑造吧。他们都是少年英雄,机智、真诚,但各有脾气和性格。我写完后摆了一段时间,后来都忘了情节了,像重看一本新小说一样,觉得挺好看的,才决定让他们上网面对读者。
安:我倒是好奇,像书中提到苏州景色,到底你去过没有?酒馆的菜单哪来的?是真知道还是编的?她的回答也吓我一跳(慧:我回答什么?),为了写小说求证了不少,但也自己发明了几道菜。所以,创作一定是很有趣味的。
问:听说陈宇慧从小文笔好,为何大学反而读数理科?
慧:当时台湾的风气吧,分数高点的就念数理,刚好那时念高中上数理班,后来到美国MIT念大学,就选商业管理当主科。至于文学、写作就当兴趣。就像爸爸说的,把它当成正经事来做时,或许就不好玩了。
安:我从没要孩子学什么,我的父母也是给孩子开放的空间。但我这一辈的人再怎么欢喜文学,几乎都学理工去了,大环境好像就在鼓励大家学理工。
现在年轻人接触的太多元,常抓不住方向。我觉得从小就要给孩子出个题目:“做什么可以利益别人最多?”但现在绝大多数人想的是:“什么行业赚最多钱?”弄得大家都有挫折感。
从小志愿是当家庭主妇
问:你们各自生养多个小孩,对小孩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
安:宇慧从小到大没犯过什么错,没机会被我骂,也没让我担心过。印象最深的是她小学二年级放学回来,什么也不讲就一直哭。大人一直问:“老师训你了?”“同学欺负你了?”她对所有问题一路摇头,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国文课本内容写得根本不通!我拿来看,也确实如此。觉得课本内容不合理,读起来委屈,这么件简单的事把她弄哭了。
慧:我始终相信孩子在一岁半到三岁半这段时期最会发脾气,讲道理讲不通的,这时候需要对他们设下一些规矩,阻止他们继续发脾气。如果你没把他们管好,大一点就很难控制了。这是我看自己和其它家庭的心得,尤其是独子家庭。
因为独子的爸妈没有带小孩的经验,很容易就把孩子宠坏,孩子很自我中心,觉得父母什么都该让我。
安:我小时候被打过手心,因为调皮。后来想想确实该打,而且就打那么一次。我有六个兄弟姊妹,有人发脾气,妈妈就会把他叫到一边,慢慢地开导,非常温和、有耐性。从小看妈妈这样教育小孩,我也就学会了。
当年我在美国带宇慧的两个哥哥,那个时代流行小孩发脾气要随他去的教育理论,尤其在犹太人的圈子里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孩子吵着要什么就给什么。那群孩子长大后挫折感特别重,搞出很多社会问题,所以美国人自己讲,那个阶段培养出一群“疯老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