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大陆路线变换图
20年来,从政治对立时代艰难起步,经历李登辉“戒急用忍”的禁锢,直至今日仍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八字紧箍咒下夹缝求生,活跃在大陆的百万台商屡屡突破岛内“独派”政客设立的层层藩篱,闯出一片天地。
前赴后继的四波投资浪潮
台商“试水”大陆,缘起台湾当局1987年正式解除“戒严”。第一波投资潮奠定了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投石问路的也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台塑大王王永庆1990年的大陆行,掀起了第二波投资潮。王永庆在考察厦门海沧区后,掷下兴建石化工业城的“901工程”重磅规划。此举恰逢第一波台商投资效应势微,虽然“王永庆震撼”未能最后成行,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潮却风生水起。
2000年又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说前一个十年台商投资大陆尚且集中在代工生产的“小打小闹”的话,后一个十年的台湾晶片业西进,则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结构的全面调整。自此台湾高科技产业蜂拥抢滩“登陆”,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第三波投资者纷至沓来。
2005年,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先后访问大陆,并同中共中央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多项内容涉及两岸经贸,开启了第四波“投资潮”,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此挑起大梁。
北上西进的新路线
无独有偶,台商西进大陆的路线也几经波转。两岸坚冰初破时,“先吃螃蟹”的台商们,大多通过绕道香港投资的迂回方式,投资地点也多选择在地缘相近、血缘相同的福建及珠三角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上海浦东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台资的又一个聚集地,并延伸到环渤海甚至西部等腹地地区。目前,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和浙江是前五大投资地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非教授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由沿海向内陆辐射,形成“遍地开花”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从城市跳跃到农村
1992年,台湾茶商李瑞河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浦县创办天福集团,选择了祖祖辈辈的老本行经营茶叶。如今天福在大陆拥有570多家连锁店,李瑞河也得到“两岸茶王”的美称。漳浦后来也成为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批准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
看准大陆“新农村”建设的商机,“都市辐射农村”,抢先布局广袤的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台商地域迁徙的一个新特征。“大陆农村市场将成为台商争夺的新目标。一些台商正逐渐向大陆农村市场转移,并有可能引发一场新农村市场商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田鹤年说。
两岸农业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截至2006年底,试验区、创业园有台资农业企业近4500家,占大陆台资农业企业的73%左右。“新台农”们为内地农业向高效优质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力量。(李寒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