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窄窄的巷弄,两旁整齐相对的红色大门,一条黄狗懒洋洋地卧在巷口。再往里走,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的巷弄前方,一位白发老人呆坐在暗巷里的家门口。几位老妈妈在屋檐荫凉下拉着家常……老门、老椅子、老灭火器、老狗……台湾正渐行渐远的眷村又迎来了2007年的春节。
眷村是时代的产物
眷村并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台湾当局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给军人家属安排的居住地,是时代的产物。1949年,大约120万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军人、军眷、流亡学生及企业家、公务员等,背井离乡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其中60万是军人。他们随即进驻台湾各大军事要地。这些逃难的人几乎没带什么钱,家属当然也没地方住。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台当局动用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无法安置在营房或随军移动的眷属,就暂住在学校、寺庙、农舍或牛棚里,有的还自行搭建了简陋的临时住所。这就是眷村,也是台湾最早的社区。据统计,当时全台湾共有眷村763个,眷户96082家。
眷村是个独立的小社会
眷村的兴建是从1956年开始的。这一时期陆续兴建的眷村,称为早期眷村(老旧眷村)。当时由宋美龄发动“民间捐款”,以“捐赠”方式分配安置军眷居住。当时的住宅以平房为主。在接下来的10年中,平房式军眷住宅一共兴建了10期,共计38100栋,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军事要塞中。
眷村中的住房有着一定的等级,分为将校官的房舍与普通士兵房舍,两者在环境上有明显差别。眷村内设有学校,村外围有部队,并配有机枪碉堡,整个眷村俨如军事要塞,严格区分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来往,就像一个独立在台湾之外的小社会。
至死不渝的“祖国认同”感
眷村人的政治态度是显而易见的。在台湾,“眷村”代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含义,等同于反“台独”。当年迁往那里的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国民党军人及家眷,他们服从于国民党,是国民党最忠实的拥护者。在迁居的早期,每逢重要节日,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悬挂“青天白日旗”。
不过,随着国民党失去执政权以及党内分裂,这样的场景在近年来已经不多见了。尽管眷村人的政治态度发生了变化,但反“台独”的理念一直不曾动摇过。自从民进党上台以来,时有抛出“台独”言论,几乎每次都会遭到眷村人的强烈抗议和反对。他们有着至死不渝的“祖国认同感”。在他们心中,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土地。
听着方言上课重视子女教育
在台湾,还能听到大陆各地方言的地方,恐怕只有眷村了。当年随蒋介石到台湾的军队中,有大陆各个省份的军人,于是在眷村的公共场合里,常能听到操着各地方言的人们在交谈。
眷村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眷村的书本与本土学校的不同,这里非常重视文言文,大部分老师是当年在大陆的私塾先生。
这里孩子的父母大都在军队任职,所以,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孩子高中毕业后,都选择到军校深造。其余的就会到村外的大学与本土人共念大学。有调查表明,在台湾从事科研、技术的知识分子中,绝大多数是从眷村里成长起来的,而在从事贸易经商的人中,台湾本土人却占了绝大多数。可见,眷村的家长更加注重对子女的科学教育。
馒头拉面受欢迎 烧饼夹着油条吃
眷村就像个小大陆,融汇了大陆各省人,同时也融汇了各省的美食。如果说在台湾其他地方吃不到馒头、凉面、麻酱面、酸辣汤、油条和烧饼、东北的酸白菜、山东水饺、四川粉蒸肉的话,那么这些食品在眷村里都能吃到。其中有两样食品最受欢迎,那就是山东大馒头和四川牛肉面。
在眷村人中,来自山东和四川的人相对较多,他们带来了当地的大馒头和牛肉面。这两种食品现在在台湾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餐桌主食,而且几乎随处都可以买到。但是,要吃味道最正宗的,还是要来眷村。因为,台湾人的主食向来是米饭,这两种带有浓郁北方特色的食品让很少吃到面食的台湾人感觉格外新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