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5日电 继“三只小猪”算不算成语引发争议后,台当局“教育部长”杜正胜24日竟再度语出惊人,公开反对使用成语及典故,对此,诗人余光中等学者指出,成语是精致文化的“现钞”,日常生活随时可用,“部长”(杜正胜)还是少开口,否则“杜正胜”迟早会变成负面成语。
据综合台湾《联合报》的报道,台当局“教育部长”杜正胜24日对“部内”官员公开阐明他对成语的看法,“我是胡适的信徒,胡适文存中的八不主义,其中一个就是不用典、不用成语。”他说,“如果我是学务单位,就不会公布成语典。”并竟称“成语这个东西会让人思想懒惰、头脑昏钝、一知半解,”他并直言,“用成语是语文教育的失败。”
据悉,近日来,台“教育部”将“三只小猪”、“楚门的世界”、“奥赛罗”收入“成语典”附录“专题成语”引发的争议,本来已改称“参考语录”、并取消连结后逐渐平息,但杜正胜却亲自上火线,用“三只小猪”来造句,又将争议升高。有许多网友就在讨论区中打趣地编了“第四只小猪”的故事,还昵称杜正胜为“杜小猪”;还有人说,“杜正胜”也可以当成语,意指“不太会做事的官员”。
诗人余光中等学者24日指出,成语是精致文化的“现钞”,日常生活随时可用,譬如说杜正胜发言“动辄得咎”,都得用到成语;“部长”还是少开口,否则“杜正胜”迟早会变成负面成语。
余光中表示,经过几千年演变,现代人说话、写作已不会通篇文言文,但文言文仍以成语的方式保存下来,成为“白话文的润滑剂”,就像“随身携带现钞”,成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往往能收画龙点睛之效,怎能说它没价值?
“日常生活不用成语,可能说不了象样的话。”余光中举例,他去车站买票,售票员认出他,往往会说“久仰大名,总算见到庐山真面目”,出口都是成语;再如“杜部长”因“罄竹难书”、“音容‘苑’在”等成语引发争议,说他“动辄得咎”,也很传神。
余光中认为,“教育部”根本不应管成语这档事,也不应编成语典给“标准答案”,应该让成语自然演变,冷僻、少用的成语自然会被淘汰,而“粉丝”等日常用语或外来语,只要好用且形成共识,就会流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