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记录大变迁时代 不等于外省人的故事(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眷村文化记录大变迁时代 不等于外省人的故事(图)
2009年04月07日 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早年,裁缝是眷村妈妈挣取家用的副业,1959年军方赠送十架缝纫机给桃园侨爱新村的妈妈们,见证这段竹篱笆里的生活。 (联合报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4月7日电 六十年前的国民党军队大撤退,台湾岛上多了60万跨海而来外省兵,还有15万名随之来台的眷属。在一座座的军营外,搭起了一个个安顿军民家小的聚落,大家称它们“眷村”。台湾《联合报》7日发文说,眷村文化记录了台岛大变迁的时代。

  文章摘录如下:

  原以为“随时要反攻大陆了”而成立的临时眷村,却伫立许久,成了近代台湾重要的历史地景。800多座眷村,收拢了远离家乡的“阿山仔(外省人)”。围起眷村的竹篱笆之内,是整个“丢掉的中国”的缩影,南腔北调,相濡以沬;在竹篱笆之外,却是另一个台湾。

  时光流转,淘尽眷村。眷村一个个拆了,特有的历史印记也要随之消失。抢救消失的眷村,正以各种形式努力着。

  “这么贴着人、贴着地的眷舍,再过两个月就要被拆除,每天结结实实生活在一起的邻居们都要搬到集合型大楼去了,生活环境改善了,生活的味道却不对了。”

  这是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谢小韫的一篇旧作“那天我在眷村过夜”,描述最后一次与童年场景的缠绵。近年眷村改建推动得如火如荼,但也同时湮没了竹篱笆的记忆。谢小韫说,眷村反映了大变迁的时代,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除了房屋的形式外,小至大江南北各地的饮食;大到社会语言学,“外省文化”都有吃重角色。

  文化评论家南方朔曾经分析,台湾社会称他人的父母“某爸爸”、“某妈妈”的说法,就是外省人迁台后,原有宗族体系断裂,必须和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住在一个聚落时,自然发展出的新称谓。

  “保存外省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历史空间留下来。”谢小韫说,桃园县运用“指定历史建物”的法定权力,保存了“马祖新村”和“宪光二村”,而后者,后来成了连续剧,“光阴的故事”的场景。

  投入眷村保存运动的台湾“中央大学”副教授李广均估计,800多座眷村,现存100多座,其余都在“眷村改建条例”、都市更新计划下消失了。

  谢小韫说,第一波眷村文学,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们”距今已20年;这正好是大举拆除眷村时期。挖土机所到之处,历史场景成为废墟。

  若说指定历史建物,是为保存眷村硬件;那“光阴的故事”和刚结束演出的舞台剧“宝岛一村”,重现了眷村曾有的生活况味。

  但批评者认为,眷村具现战后政治、族群冲突和荒谬经验,通俗创作却刻意略去沉重反省,像是外省挂的“大爱剧场”。

  但是,娴熟于媒体的创作老手让眷村文化走出博物馆,在不曾见过眷村的年轻一代眼前再现,已有意义。也有人开起眷村怀旧餐厅,演眷村、谈眷村、吃眷村,俨然成为现下的文化时尚。

  李广均说,眷村文化成为跨族群、跨世代接受的怀旧商品,是时机成熟了,“如果是十年前,本土化呼声正高的时候,推出眷村剧目,那就太不政治正确了”;经过这些年“爱台湾”的反省,社会能懂得“存在过的,都是台湾的一部分,不论是农村或眷村”,更何况,“眷村不等于外省人的故事”。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