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台湾当局“主计处”公布七月份消费者物价总指数(CPI)105.1,比较一月到七月的表现,今年以来岛内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47%,民众普遍受到物资调涨的影响,纷纷以降低休闲支出作为首波因应之道。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七月单月的物价指数,较上个月还下跌0.24%,也比去年同月下跌0.34﹪,与民间实际消费感受力颇有差距。官员解释说:“大家可能感到意外”,造成物价回跌因素来自于七月蔬果价格供应充裕,抵销蛋、乳、食用油等部份涨幅,加上服饰折扣扩大,以及油价、补习学费、境外旅游团费价格调涨相互影响所致。若剔除蔬果因素,则较上个月实际上涨0.14﹪。
此外,调查389项民生物资价格报告中,与去年同期相较,涨多跌少,涨价品达五成三,降价品四成,消费者荷包明显感受缩水。若以台湾上半年的上班族平均月薪只成长1.46﹪的水平表现,下半年若无法持续上升力道,恐将出现继2004、2005年后,台湾第三次实质购买力衰退的现象。
今年以来民生物资快速及连锁性的调涨,民间感受到的消费压力虽然程度不一,但已有减少支出的预备心理。
66岁的家庭主妇林亚蓁谈到这波涨价潮,直言感受很深,早已展开缩衣节食计划。林家月收入约10万元(新台币,下同),仰赖两儿子支撑一家四口支出,由于房屋贷款及生活花费大,只能尽量维持收支平衡。油价、民生物资都涨,林亚蓁除了减少全家出游的次数、精算三餐食物用量避免浪费,也开始拒买奢侈品,改以价廉的物品替代。她认为,要渡过涨价潮,“只能买你必须的,而非购买想要的”。相较于成家时间不长的家庭,林亚蓁认为“自己年纪大,知道如何过生活”。她奉劝年轻一代的家长“应该要有危机意识”,才能渡过难关。
物价波动持续上扬,也有民众认为影响不大,暂维持现行的消费习惯。30岁刚成婚的赖佳良与老婆各有稳定的收入,扣除生活花费,每月还能维持1万5千元的储蓄能力,受到公司健全调薪制度保障,赖家双薪收入尚可与物价波动相抗衡.赖佳良表示,“食品、汽油都涨,但自己没有明显感受到涨幅的实际压力,所以还是会去消费”。但他也说:“婚后即有节省生活开支的共识,除了从购买特价用品下手外,也打算减少境外旅游的次数”,以便因应未来可能更严峻的生活挑战。
台湾辅仁大学统计信息系教授谢邦昌向媒体指出,当局虽已有平抑物价的措施,但目前看来物价仍有上涨趋势,预估年底前会有其他品项物价上涨;中低阶层民众的日子会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