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6日电 台湾当局“主计处”5日表示,岛内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下降0.03%,主要功臣是蔬菜水果售价低,抵销如食用油、调理食品、家禽肉类及中药材等涨价效应。
据台湾《中华日报》报道,“主计处”表示,国际原物料上涨递延至消费端效应,虽然在部分食物类项目有表现出来,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厂商在转嫁前会另考虑改善制程等方式,岛内物价仍属温和,全面上涨机率不大。
“主计处”表示, 5月CPI为104.63,较4月涨0.21%,较去年同期下跌0.03%,这是过去连续6个月上涨以来,首次下降;1至5月平均CPI较去年同期上涨0.72%,若扣除蔬果鱼介及能源,5月核心物价年增率为0.65%。
此外,5月WPI为124.11,较4月上涨1.08%,较去年同期上涨7.59%,1至5月平均较上年同期涨7.39%。
据说明,食物类上涨主要原因是国际物料如玉米、大豆等价格上涨,从上游趸售物价递延至下游消费端确实有反应,但市场竞争激烈,厂商在转嫁成本前,通常会优先考虑采用其它因应方式,例如改善生产制程、原料联合采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