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5日电 台湾岛内所得分配恶化速度惊人!据《中国时报》报道,台“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指出,依综合所得税资料统计,若把全台分为二十等分,金字塔顶端5%的所得与最底端5%的所得相比,这项差距在1998年为32倍,到了2003年增加为51倍,显示台湾贫富不均的情况日益严重。
据悉,岛内各地区间贫富差距也拉大,甚至出现“一县市,两个世界”的差距;贫穷地区不但所得减少,且原来外流找工作的人口,因在外地找不到工作而回乡,但最后都落得“靠家养”。
依“主计处”家庭收支调查报告,家庭所得以五分位计,最高20%所得组是最低20%所得组的6.04倍。显然,“主计处”的五等分位计,无法真正呈现台湾所得分配恶化的现实。
朱敬一指出,财政部门的资料是以纳税人申报的所得统计而来,全台约500多万户;“主计处”家庭收支调查是采抽样方式,每年样本数约1.3万个家庭,两者性质不同。依财政部门综合所得税资料,所得最高5%与最低5%的这个贫富差距,短短5年间由32倍扩大为51倍,恶化的速度非常惊人。可以想见,这几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很明显的趋势。
进一步分析全台23县市的所得分配,可看出县市间、甚至同县市内部差距也在拉大中。
拿当红科技业群聚的新竹市来看就能看出端倪。2005年新竹市五等分位的家户可支配所得差距是6.69倍,2004年更高达9.85倍,远高于全台平均数。新竹科学园区附近的几个里“一户的所得,经常是同个里中二、三十户家庭所得的总和。”
从数据来说,新竹市2005年家庭可支配所得为109万2427元(新台币,下同),比起2001年减少1个百分点,但同期的新竹县却大幅增加14%,目前水平已逼近新竹市,原因是高科技新贵搬来住了。
新竹市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在全台排名第二,是个因科学园区而富裕的地方。新竹市主计室课长朱宜宁分析,在新竹县贫富差距就很大,因为新竹县是个农业县,传统农家很多,科技新贵只集中在新竹县的特定地方,对照落差更明显。
穷乡有愈来愈穷迹象。台东县是全台最穷县市,2005年家庭可支配所得只有59万7433元,全台最少,还不到台北市的一半,而且比起2001年的数字,还减少了近3万元。
台东县主计室表示,台东县并未针对家庭收支做详细分析,但这几年景气不好,台东县自然受到影响,收入减少,最近外地工作机会不好,不少台东县外流人口都回到家乡,但依然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家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