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日电 台当局“经济部”5月份针对市场100多项产品进行查价发现多项产品都较4月上涨。“什么都涨,就是购买力没涨”,这是查价官员的结论。与此同时,台“中央大学”日前发布,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创近5年半来新低。其中,民众对未来半年物价与家庭经济悲观,创历年新低。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岛内大卖场的食用油、奶粉、各类加工食品等最近纷纷涨价。食品业者指出,这波涨价普遍集中于民生用品和食品。食用油产品也在最近涨价。量贩业者指出,因为大豆和花生产量减少,加上大豆也是替代能源的原料,近期卖场每公升油价飙涨一成到一成五,涨幅最明显。另外,汽机车相关的机油、润滑油等保养产品,也因为油价过去一年大涨而涨价。
在物价高涨的同时,台“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公布,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指数为65.52点,比4月下降2.15点,创下2001年12月以来的新低点。显示民众对经济成长失去信心,不敢消费。
辅仁大学统计系教授谢邦昌分析,调查分数“下降很明显”,悲观气氛弥漫,特别是在内需市场,原本以为去年底就可回温,却迟迟未见起色,使得今年第一季的状况,从先前预期的“内温”变成“内冷”。
六大指针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未来半年岛内物价水平”,5月分数为32.6点,较4月调查下降6.85点,显示在近来国际原物料价格攀扬影响下,民众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心理已逐渐成形。
不涨价就缺货 消费者最弱势
“涨价,不然不要卖!”品牌强势是价格谈判中最大的筹码,通路拒绝涨价,强势厂商也不甘示弱,干脆予以断货。也就是说,箭在弦上的谈判一起动,消费者绝对买不到便宜,不是涨价,就是缺货。
剑拔弩张的价格谈判,在量贩业与供货厂商之间几乎是三天两头就上演一次的戏码。量贩业以捍卫价格为己任,对于厂商要求涨价多半先捍拒。有时候双方谈不拢了,不是厂商停止供货,就是通路将商品下架,最后谁输谁赢?当然是看谁比较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