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9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介绍,20年前,台湾岛内一群身上写着“想家”的老兵走上街头。“想家”两个字打动了当时的台湾领导人蒋经国。蒋经国于是放弃了在两岸问题上的“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开放老兵回乡探亲。
十三岁就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的老兵姜思章回忆,早在开放探亲前,1982年就自香港潜赴广州、上海,转往暌违30多年的故乡舟山群岛,老母亲在码头栅门外远远地等着他,圆了他辗转难眠的梦。
他回顾这20年,当年推动返乡运动是不论统“独”,连民进党人都来帮忙,但如今台上的政治人物却不惜分裂族群,令他痛心。
年近八十的湖北房县人何文德,20年前,在1987年5月母亲节,穿着自己做的宣传衣服,前面写着“想家”大字,在台北中山纪念馆前展现要回家的心愿。他说,“想家”两字“上达天听”,连蒋经国都知道了。
那时两岸完全封闭,面对大陆不时传来接触谈判的呼声,国民党当局公开宣示“三不政策”。但老兵“想家”粉碎了“国共不两立”的意识形态,谁不想家呢?蒋经国在同年11月2日宣布,基于人道立场开放探亲。
这是两岸交流的开端,“三不”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老兵从“想家”到“回家”,接着两岸会谈展开。
蒋经国做出让老兵返乡的决定时,全球冷战格局仍未真正结束。苏联仍屹立不摇,柏林的围墙仍未倒塌。虽然国民党已经面对了宣布组党的民进党的挑战,但仍牢牢掌控着台湾社会。数月后蒋经国就离开人世,他势必不曾想过,两岸的交流会以如此的奔腾之势,迄于今日的格局。
或许,蒋经国的决定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许多论者却认为,蒋经国如若生前未做此一决定,他的继任者李登辉即不可能继续在两岸接触上,采取更为大胆的作为,甚至可能朝着一种逆向的情境发展。
无论如何,蒋经国这个决定,等于是亲手将他自己严厉执行多年的“三不政策”送入历史,仍然需要足够的高度与视野去审视两岸的潮流,才能做出惊天的决断。
其后两岸交流的发展与互动,大致受到两条轴线的左右,一条轴算是自变量,就是两岸交流的内在的生命力,包括两岸同一文化与血脉,以及两岸经济生产要素的需求。另一轴线则较像是依变量,是两岸内部各自的政治结构、进展与偶然事件而形成的。
文化与经济冲破政治禁忌
第一条文化的、经济的轴线,使得两岸的互动冲破政治的禁忌与桎棝,不仅文化、体育及两岸通婚频繁与密切,两岸的经济活动分别以资金、技术与劳力、土地的生产要素进行互补,使两岸互蒙其利。这里有其无法操控的性格,是依其内在的动能发展的,也因此造成了今日两岸经济高度依存,以及台商在大陆巨额的投资数字。
但第二条轴线,则有着许多不可确定性。大陆1989年遭遇并随即平息了一场政治风波。邓小平随后在1992年借着南巡,重新确定改革开放的路线。
李登辉倡本土加深两岸矛盾
而在台湾,李登辉接替蒋经国接班,力倡“本土化”,除了是为消弭民进党的“台独”力量以及民主要求,李登辉的日本成长背景,使得他主导一个“去中国”的政治路线,也导致台湾与大陆渐行渐远。
邓小平确立改革开放路线,使得台湾对大陆投资找到更适温的温床,但李登辉锐意于政治改革以及全面掌控权力后主导的“去中”路线,却使得两岸矛盾日深,并且于“两国论”时达到顶点。
开放让两岸有和平的可能
两条轴线各自引领的趋势,是互斥而矛盾的。经济与文化背景让两岸靠得更近,但政治发展却让两岸撕裂更深。这样的错综复杂的交流面貌于是成形,并且继续在台湾内部,形成各自依据不同轴线而提出的政治主张,并且拔河角力。
然而,蒋经国毕竟是做出一个历史的决断,他以“开放”做为解决当时内外交迫难题的解决方案与政治哲学的最高纲领。这个决定让两岸关系有了和平的可能性。两岸关系一路跌宕匐伏,但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