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2007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隆重登场。洽谈会以打造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区为目标,突出“产业合作、共谋双赢”的主题,紧扣泉台“五缘”优势和产业互补特色,集推介、论坛、洽谈、签约、考察于一体。
本次洽谈会上,共有45个台资项目参加签字仪式,总投资额达103.04亿元,拟利用台资13.8亿美元,均创历史之最。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继今年4月份奠基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和泉州晋江晶蓝光电项目之后,和谐光电、长照光伏、长照科技等5家高科技台资项目完成奠基。至此,由台资巨头美旗控股集团投资达23.2亿美元的项目已全部启动。随着一大批高科技台资企业的先后入驻,泉州台企的质量和数量全面上升,泉州有望成为大陆继广东东莞、江苏昆山之后的第三个台资聚集区。
台资吸引力全面提升
早期进入泉州的台资,以制造业为主,投资方向也多集中在农业、制鞋、服装、石材等传统产业。上世纪90年代,由于投资软硬环境不理想,一些台资舍近求远。2004年后,在泉州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泉州人加快改善投资环境,在软件和硬件上双管齐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为台商投资开辟“绿色通道”,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泉州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明显改善,舍近求远的台商纷纷回头,泉台两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合作。
2004年初,泉州市第一个专门吸收台资企业、用地规模达6000亩的投资区——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正式启动。“园区+协会”的模式催生了第三批泉台合作的“制片人”。新“制片人”成为全国吸引台资的典范,外界形容“这不仅开创了大陆台协会创办台商投资工业园区的先例,也创造了由民营企业负责投资基础设施、台协会负责招商的历史,真正实现了‘以台引台’。”现任泉州市台协会负责人和绿谷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台商郭子记,已然成为政府和台商间的中介。马上要进入生产阶段的长照集团,正是他亲自去台湾拉来的项目。
2005年,是泉州台资的转折年份,当年的“大陆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中,泉州成为进步最快的城市,排名上升至第20位,首度进入“值得推荐城市”之列。这一年,台商在泉州市投资总额为9785万美元,增幅开创近年之最。之后两年,泉台经济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2007年,仅前三季度泉州台商投资总额就达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00.71%;其中合同台资2.5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43%,超过以往数年的总和。
记者从泉州台协会了解到,今年年内,已有光伏电子、台达电子、灿圆芯片、伟达、茂章等数十家大型企业派代表团到访泉州。这些企业多为台湾百大企业、本行业旗舰企业、台湾高端产业的代表。不久之后,他们也将成为泉州台资聚集区内的新成员。
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
本次洽谈会引得全国台企联、台湾工业总会、台湾区石化工业同业公会、台湾针织产业联谊会、台湾电电公会、台湾工商协进会、台湾省农会等10多个台湾工商团体纷至沓来。在12日举行的泉台产业对接研讨会上,两地的专家和学者一致认为,泉州和台湾的产业发展轨迹相似,经济互补性极强,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近年来,面对台湾电子、石化等产业转移,泉州及时将发展的路径调整到壮大“5+1”新兴产业,并谋划“228”的集群蓝图,在吸引台资领域再次领先一步。光电、石化加工、机电一体化、纺织服装、造船等产业成为吸引台湾相关产业板块转移的重点。今年已有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和谐光电、晶蓝光电、福荣造船等投资超亿美元的多个大项目入驻。泉州强大的集群基础和发展前景,成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之一。
为充分发挥泉州自身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科学指导泉台产业对接,全力打造台资聚集区,泉州市日前正式出台《泉州市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规划期为2007—2015年。泉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编制该《专项规划》在于把握台湾产业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发挥泉台合作优势,引导泉州和台湾加强以石化、机械、信息、纺织等为重点的产业对接,全面提升泉州市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合作双赢、共谋发展。规划提出,进一步扩大泉台产业对接规模、拓宽泉台产业对接领域、提升泉台产业对接层次,不断引导台资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泉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到2015年,引进50家台湾百强企业来泉州投资,泉州市累计实现实际利用台资40亿美元。 (何金 阮锡桂 龙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