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公布了2007年前三季度两岸经贸交流情况。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达到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1.4亿美元……数字的背后蕴含哪些意义?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唐炜表示——
两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问:近年来两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唐炜:首先,贸易是由投资带动的,目前台商投资呈现加速趋势;其次,这两年,大陆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逐渐到位,有利于两岸贸易的良好发展。最后,这几年大陆经济发展更好更快,市场需求旺盛,都是两岸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去年,两岸贸易额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保守估计,今年这个数字会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100亿美元,甚至1200亿美元。所以我们对此有信心。
问:在两岸贸易良好发展的大环境下,两岸贸易还存在哪些困难?
唐炜:困难肯定是有的。第一就是两岸贸易还是一种间接、单向、局部和不畅通的贸易关系。从1979年开始,大陆就在呼吁两岸直接“三通”,可是如今快20年过去了,直接“三通”依然没有实现,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两岸贸易往来深入开展。
第二,两岸贸易受到金融瓶颈的制约。由于双方目前并没有开展金融监管合作,限制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和发展,比如台商在大陆投资贷款难就属于这类问题。
第三,两岸经贸往来缺少协商机制,两岸经贸交流中衍生的问题无法顺畅解决,比如,贸易、投资纠纷,大陆渔工权益保护等。
事实上,这些困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之所以出现这些困难,主要是两岸并没有就双方的贸易往来形成系统的协议。大陆一直在努力,想和台湾有关方面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但是很可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
台商投资西部大幅上升
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台商对大陆投资仍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那么,台商对中西部、东北部等大陆其他地区的投资情况如何?
唐炜: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的选择是以市场为取向,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的。台商投资,自然愿意选择自然条件好、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东部沿海。但大陆发达地区的市场正趋于饱和,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台资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
今年前三季度,在大陆总体吸收台资同比下降的趋势下,广西、贵州和重庆等西部省、区、市台商投资同比大幅上升。我们的理念是,由商务部牵线搭桥,邀请台商来大陆各地多看看,逐渐拉动台商投资增长。
问: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领域是否仍以制造业为主?
唐炜:是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向。今年前三季度,台商投资大陆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实际投资金额8.6亿美元,占大陆实际利用台资的75.4%。同时,台商加大了对大陆一、三产业投资的力度:对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35.2%,建筑业增长97%,房地产业增长3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53倍。
在台商比较强的一些领域,像IT、化工等产业,台资企业进入大陆,必然要带动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与之“配套”,我们希望台商关注大陆规划方面的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今年以来,我们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台资企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若应对得当,将促进台商投资大陆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一些行业和领域,特别是服务业会不断对外开放,给台商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我们也希望两岸间能够建立一些制度性的安排,促进并提升两岸服务业的交流和水平。
问: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的台商投资呈现出同比下降的状态,比如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480个,同比下降7.1%;合同台资金额为68.4亿美元,同比下降11.6%,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唐炜: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层次提高、结构优化”。而导致投资增幅下降的因素有三个原因。一是这种“下降”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本身有周期,一定在进行调整;其次,跟岛内政局不稳定有关。台湾当局执意推动“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毒化两岸关系,势必对经济政策产生影响,也影响了两岸经贸活动;三是台湾当局实行所谓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台商来大陆的投资发展。
努力推动两岸直接“三通”
问:今年以来,商务部采取了哪些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新措施?
唐炜:虽然台当局“台独”动作不断,但我们一直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干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方针。今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
首先,扩大台湾农产品进口零关税措施范围。其次,认真做好台商权益保护工作。第三,进一步放宽对台小额贸易政策。第四,通过会展促进两岸贸易发展。第五,广泛听取台商意见,为台商排忧解难。第六,推动两岸服务交流与合作。
问:未来大陆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经贸发展?
唐炜:努力推动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特别是直接通商,在此基础上,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提升两岸产业合作水平,在制造业方面帮助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产业结构升级;建立两岸协商机制,研究解决两岸经贸交流中的问题;建立长期、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袁静 张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