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一月一日电 题:八旬台胞感叹《告台湾同胞书》三十年“利好”
中新社记者 张彩林
“在我八十高龄的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告台湾同胞书》所倡导的、我们为之努力推动的两岸“三通”基本实现。此时此刻,我们心中的激动和振奋是难于用语言来表达的。”福建省委台办原主任林江在日前举行的福建省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座谈会上感慨地说。
作为一九四九年以前就来大陆的台胞,林江对《告台湾同胞书》有着深切的感受,他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照顾台胞利益,开展两岸“三通”、“四流”的呼吁,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想。三十年来,在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指引下,两岸关系发展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它所倡导的两岸“三通”、“四流”迈开了历史性的步伐。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同胞利益、体现两岸同胞共同愿望,顺应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遇到多少阻力,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更加光明。”
回想起三十年来两岸同胞、闽台乡亲为发展两岸关系而努力奋斗的日日夜夜,林江指出,福建开两岸交流之先,辟“民间三通”途径。台湾同胞从一九七九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到一九八七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前,从海上和绕道港澳、海外来闽近五万人次;小额贸易在一九八五年就达到二亿多美元的规模,并有八千多艘台湾渔船直航福建;两岸邮件也由来闽台胞来回转送而形成“民间通邮”。“民间三通”势不可挡,终于迫使台湾当局在一九八八年开放探亲。这是福建在“三通”先行上迈出的第一步。现在,每年通过“小三通”渠道往来的台胞达到百万人次。
“可以说福建‘小三通’的先行,促进了两岸民间的交流,交流促进了民间的‘心通’。这就是‘小三通’的重要贡献,是发挥祖国统一前沿平台作用的重要体现。”
进入新世纪后,福建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闽台各项交流合作蓬勃开展,几千家台资企业来闽投资、各类涉台园区相继设立、文化交流活动此起彼伏。“福建对台交流合作的成功实践证明,福建作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正在逐步形成、示范作用正日益凸显。”林江热望今后福建继续发扬敢于先行先试的开创精神,开展一场千万人民参与的,以经济、文化交流为重点的全面大交流,推动福建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重温《告台湾同胞书》,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三通’的意义;回顾三十年的历程,使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充满了信心。”林江说,“只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尊重他们、依靠他们,并且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照顾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的指示精神,全心全意为台胞们提供服务,他们就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持者和推动者,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