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九月六日电 题:不衰的“黄帝陵情结”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西安论坛代表拜谒黄帝陵侧记
中新社记者 冽玮
古柏新枝,沮水清沦。炎黄子孙,缅怀祖德……数万株千年古柏在迷蒙秋雨的点缀下,将今日之黄帝陵掩映得分外庄严肃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西安论坛全体代表,手拉手心连心、两岸同胞情研修营等两百余人,在黄帝陵前举行了隆重庄严的祭拜仪式,邈邈崇陵,仙阙耀云。鲜花雅乐,香烛馔果。
史载,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其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公祭黄帝陵的祭祀活动,起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七七十至前四七六),其后历代王朝多有祭祀。
第一次参加祭祀黄帝活动的台湾虎尾科技大学校长林振德告诉记者,“当我向黄帝三鞠躬时,心里充满着对祖先的敬重和景仰之情”。
七十六岁的台湾“中研院”院士于宗先先生,白发苍苍、精神矍铄,在人群中十分醒目。他说他的祖籍是山东青岛,十八岁跟随父母去的台湾,做梦都想念故乡的山山水水。他表示,我虔诚膜拜,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儿,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我想到的是祝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盛。
操着一口韵味很浓的陕西方言的王广生,是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的董事长。他笑吟吟地透露,他是陕西礼泉县人,在西安师范附属小学读过书。此次回到家乡感慨良多,一方面惊诧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一方面也生出些许“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未改鬓毛衰”的伤感。他的儿子则说,台湾和大陆一样,也有奠酒祭祀祖先的习俗,他们每年都会按照家乡的风俗祭祀。
记者发现,这些台湾人,无论是年老,或年轻,都有着深厚的“黄帝陵情结”。来自台南大学艺术系的大学生张晏榕,皮肤黝黑、深目翘鼻,是个标准的南方美女。她说祖籍是福建宁德,从小家里的长辈就教育她,中华民族的根在陕西黄帝陵,沮水之畔、桥山之巅。上学以后,历史课本也有关于黄帝陵的彩页。所以来到这里,她就觉得亲切,似曾相识。
一位王教授已是第二次参加祭祀活动,他称很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熟读《四书》、《五经》,能够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指着漫山遍野的郁郁翠柏大声说,俗话说得好,“水有源、树有根,我希望始祖几千年来传给我们的身份、血统和文化能够继续被传承下去,也希望我们不会愧对祖先。我们有责任把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
来自手拉手心连心、两岸同胞情研修营的李同学即兴诵诗曰,这一方土冢,在我心里,再也不只是一幅画面,而多了出于臆想的深刻内涵。数千年不衰的生命律动就在眼前,横亘千古的民族根气绵延于心……
正如于宗先先生反复强调的那样,今天,我们认祖归宗,以感恩、虔诚的心情完成了这个心愿。也衷心盼望有更多的华人华侨来祭拜炎黄子孙的始祖。巍巍桥山、莽莽松柏,所展示的是真正的中华风范和广阔襟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