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到北京,我们相识
2007年5月10日,留学爱尔兰攻读硕士学位的北京学生周泽,收到了到爱尔兰后的第一封来信,信封上的繁体中文字写着:台湾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研究所阿宝寄。阿宝在信中说:“周泽兄:近来好吗?我是2004年年初来北京交流的阿宝,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3年,但是3年前我在北京经历的那份感动一直深藏在心底……”
3年前的2004年2月,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邀请,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组派台湾大学生交流团一行144人来大陆交流参访,阿宝正是交流团中的一员,当时他还是台湾中华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而周泽是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四年级学生,作为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了台湾大学生交流团的接待工作。台湾的阿宝和北京的周泽,在北京共度了6天的时光。
周泽与阿宝一同游览了长城、故宫、颐和园,参观了北大、清华,参加了“相约北京——2004海峡两岸大学生元宵联欢会”。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见面是他们共同的难忘经历。阿宝在信中写道:“至今我一直记得在北京的那些日子,我们在阵阵寒风中一同感受龙庆峡的冰雪世界,内心充满了火热和温暖……”
对于匆匆而过的6天时间,周泽说:“我珍惜与阿宝的相识,希望我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我们的心不再遥远
2006年8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携手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国民党青年团在北京共同主办了“首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论坛”。苑婧作为南昌大学的代表参加了论坛。2006年年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大陆高校师生参访团赴台,苑婧又有机会踏上宝岛。她和同行的校友为此行创作了《我们的心》的歌曲:“我们的心从没有海峡的界线,在同一个天空,有着相同的语言。虽相隔两边,但心不再遥远,许下承诺,未来还要再见……”
苑婧通过参加论坛的活动结识了台湾大学的良达。在参加研究生英语考试前,苑婧有些没有信心,情绪沮丧。良达一直在MSN上鼓励她,并帮她整理复习要点,提供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经验与技巧,令苑婧感到良达就像自己的邻家大哥。
苑婧接受采访时说,我从台湾回来后,在博客上写了很多心得。有很多朋友给我留言,其中有大陆的同学,也有台湾的朋友。台湾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蔚蓝色的海洋,美丽的山川,而是两岸年轻人共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成长烦恼与青春热情,很多感受都是相通的。一聊天,原来我们都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听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与五月天的《终结孤单》。小时候都被迫背诵过《三字经》,现在也一同喜欢着几米带给我们的小感伤和大感动。我们迷恋网络,迷恋电影,迷恋娱乐八卦,也迷恋学校周边的小吃,我们的默契越来越多,友情越来越深。我很珍惜我们在年轻的时候能够跨越海峡结下友情。
灵动美丽的篇章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两岸青少年的沟通交流,海峡两岸少年儿童大联欢、海峡两岸医务工作者抗击“非典”行动、“走进北京”主题活动、“两岸大学生领袖论坛”等,为周泽与阿宝、苑婧与良达这样的青年搭建起友谊的平台,也在他们的青春岁月中留下很多难忘的时刻。
2005年7月13日,300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大学生在北京宋庆龄故居点燃祈福蜡烛,用拇指共同创作了“祈福中国印”。虽然一直下雨,但在《相亲相爱》的背景音乐陪伴下,两岸大学生冒雨排队,耐心等候着在“中国印”上摁上自己的红指印,表达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
2006年7月9日,台湾大学生交流团即将离开北京,在送别的火车站站台上,大陆学生打出了“两颗心用感觉连接两边变一边”的横幅,台湾学生马上合唱了《这边那边》、《祝福》、《永远的画面》等歌曲回应,他们在歌声与眼泪中依依惜别……
2006年8月18日,在“首届两岸大学生领袖论坛”闭幕式上,两岸大学生携手宣读共同倡议。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促进两岸间的交流一直是基金会的工作,近5年来,基金会特别关注两岸青少年间的交流,邀请来大陆交流的各类台湾青年学生团组超过30个,总人数达到2700人次。并先后组派了近20个大陆青年学生交流团赴台交流,合计近700人次。青少年们的交流是两岸交流中最灵动、最美丽的篇章。(陈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