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6日电 当年解放战争期间,一些台湾民众被国民党当局以“自愿”为名,征召到大陆参加内战。这些台籍老兵以少数民族人数最多,也最具代表性。这些60多年前离乡的台湾少数民族有的在大陆落地生根,但“常做梦回到山林之间的故乡”。他们的子孙后代今年初组成少数民族文教交流团赴台,回到台东、花莲、屏东与新竹的原乡,完成长辈亲吻故乡土地的遗愿。香港文汇报6日刊登的一组文章报道说,团员在岛内期间见到了亲人与族人,觉得“好贴近”,他们并采集台湾少数民族文化,以慰亲心。
据寻根团团长陈军说,台湾少数民族第二代在北京市不过30余人,经过两年联络终于成团。15名团员参访了阿美、排湾、卑南、泰雅等部落,见到了亲人与族人,觉得“好贴近”。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垦丁、台中科博馆等知名景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还乡的团员大都是教授,还有大学生、工人,有的为过世的父亲一圆故乡梦,有的除了探亲,还采集台湾少数民族文化,以慰亲心。
第一代故事 深山开垦难还乡
“立委”林正二办公室海内外联络处长巴湃.拉拉格狮协助这次北京的台湾少数民族后代寻根之旅,格外感触。他回忆说,他85岁的大哥陈庄武61年前被送到大陆打仗后音信全无,妈妈离开人世前还挂记着大哥。20多年前,他和大哥连络上,如今举家回到故乡花莲定居。
陈庄武曾说,战败后,很多人被送到浙江省深山,每人分配区块开垦,当地是荒山,连做梦都想着回乡。“父亲当年在枪林弹雨中,侥幸死里逃生,低调生活了42年,禁不起血浓于水的亲情呼唤,才回家乡居住。”陈庄武的女儿陈菊英谈起父亲的心情,很感慨人生际遇的坎坷。
她说,父亲17岁时,被派到大陆参加战争,后成为战俘无法返台,在大陆娶妻生子,育有3子。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父亲和台湾的家人联络上,1988年返台,她和丈夫、儿子相继赴台探亲。
第二代故事 泪眼寻根思祖母
大陆寻根团员阿霞是花莲县泰雅族后裔,赴台看到87岁同族的纹面老人方阿妹时,想起父亲珍藏数十年的祖母纹面老照片,冲击很大,禁不住抱着方阿妹相拥而泣。
担任中央民族大学讲师的她说,阿霞取自父亲“丽巴库.阿必斯”的台湾少数民族名字,血脉牵系,让她投入民族学研究。她说,父亲离家时才14、15岁,1993返乡时,获悉父母在前一年先后去世,难过得痛哭。花莲故乡还有姑姑、表哥,双方都曾互访。
阿霞表示,和许多当年到大陆的台湾少数民族相同,身在大陆的少数民族语言不通,生活过得很苦,又思念家乡,但最后娶妻生子。她父亲定居江苏,她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或许和父亲是台湾少数民族有关吧”。她说,返花莲后,才知道泰雅是北台湾最大的一族,部落有美丽的山水,有亮丽的历史,太鲁阁“比父亲形容的还美”。
河南台湾村 传有邹族后代
河南省邓州市有名的“台湾村”,传说是台湾邹族等少数民族后代的子孙。阿里山邹族头目汪念月等人两年前应邀到邓州“寻亲”,当地村民渴望返台寻根,限于经费等,至今无法成行。
邹族长老陈震魁说,大陆“台湾村”的居民提到,相传300多年前明朝郑成功时,邹族人“依那思罗”加入明郑大将黄廷的军队,后来到河南省屯垦,依那思罗家族就在河南邓州市定居,并改汉族姓名“陈年”,至今已有13代200多人。台湾村还有周、林、蔡、黄、张、许等姓氏,各自有族谱,认为他们是台湾少数民族后代,包括布农、曹族 (邹族)、阿美、卑南和泰雅等族,也希望与台湾的族人相认。
资料:内战被被遗忘的战士
1945-1948年间,不少台湾民众以“自愿”为名,被征召到大陆参加战争,这些台籍老兵以少数民族人数最多,也最具代表性。这些人大部分一去不返,台当局估计目前仍有100-200人还没有返台定居或探亲。有的因为父母已逝找不到亲人;有的兄弟姊妹不愿办理入境手续;还有的是因为返乡探亲差别待遇的政策,直到现在仍无法返台。
台当局于1987年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扫墓,并且每人补助2万元台币;可是相较于滞留在大陆的台籍老兵,台当局不但限制年龄12岁以下75岁以上,同时还要有亲属的安全保证,除非父母病危和奔丧。这样的限制,引发许多家庭无法重聚的悲剧。到了1989年,前台籍老兵协会会长许昭荣,为了争取老兵返乡的权利,在北京发起滞留大陆台籍老兵要回家的联署活动,获得滞留在大陆的台籍老兵213人共同联署,后来台当局才核准第一位台籍老兵谢源拔返乡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