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2日电 岁末回望即将过去的2006年,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前行。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访问时,专家唐炜表示,用“热络”可以从宏观视角评价2006年两岸经贸往来状况,即两岸贸易高速增长,台商对大陆投资持续增加,祖国大陆鼓励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方针不变。
唐炜用 “热络”这一关键词从宏观视角评价2006年两岸经贸往来状况。他表示,两岸经贸往来近年来一直保持持续热络的态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大陆各项惠台措施的推动下,特别是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今年两岸政党交流的主题,这更加推动了两岸经贸关系向更深、更广层面的发展。可以说,两岸经贸往来已经成为两岸之间备受关注的共同话题了。
从数字统计的角度,也能够得到证实。以两岸贸易为例,2006年两岸贸易持续高速增长,1月至11月,两岸贸易额达到981.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台湾已经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台资投向大陆在今年也保持了相当的温度。1月至11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319个,实际使用台资19.3亿美元,台资在大陆吸引境外投资中排名第六,约占大陆吸收境外投资总额的9.0%。
至于是哪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这种热络局面的形成?唐炜归纳为三点:首先是两岸民众在交流沟通中没有障碍,毕竟两岸是同文同种的同胞。台湾民众到福建漳州投资,感觉就像“在家里”,用他们的话说“连买菜时讨价还价的说法都一样”。
其二,两岸经贸往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大陆有原材料、人才和广阔的市场,而台湾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明显的互补性和坚实的合作基础使得两岸经贸的往来与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
第三,民意的推动。虽然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往来设置种种限制,但并不能阻止台商投资大陆的脚步,两岸经贸交流还是得以较早地、快速地、较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了。当然,大陆方面持续释放善意和各项惠台措施的落实也在其中形成了助力。(李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