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君悦饭店三楼就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的相关事宜进行预备性磋商。图为会谈开始时海协会副会长郑立中(左)与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握手。 中新社发 耿军 摄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八日电 (记者 曾嘉)海协会与海基会十八日在台北举行第三次“陈江(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会谈”预备性磋商,台湾各界包括产业界及官方均对磋商成果乐观其成,并期待这些有利两岸双赢的措施早日实现。
综合中央社、中时电子报及联合新闻网十八日的报道,两会十八日预备性磋商将分组讨论两岸定期航班、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金融合作三项议题文本,以及陆资来台的共同声明稿等内容。
两岸金融合作议题备受注目,岛内金融业者表示,期盼“陈江会”针对两岸金融合作可争取到比照CEPA或甚至比CEPA条件更好的“超国民待遇”。所谓“超国民待遇”,业者举例指出,台湾银行业前进中国大陆,就可直接设分行或子行;银行业不需等待期,就可全面承作人民币业务;保险业者可豁免“五三二”(最低总资产五亿美元、公司设立时间三十年以上、代表处设立二年条款)。这可让台湾业者迎头赶上,优势不输外资。
据报道,台湾目前有七家银行在大陆设置办事处,保险业许可至大陆设立合资公司的有国泰人寿、新光人寿和台湾人寿,若能获得“加权对等“的开放,对台湾金融业者而言,凭恃着语言及文化优势,加上台商早年在大陆开疆拓土,让台湾金融业者具有深厚根基,时机上“亡羊补牢犹未晚”。
岛内外商银行也预估,一旦两岸签订MOU,台湾金融业可连续五年成长百分之二十,财富管理、现金管理业务潜在利益大,可能包括增加逾新台币三兆元贷款需求、八百亿元净利息收入、八十亿元手续费收入。
此外,签订MOU也受岛内券商期待,他们盼望能藉此开放赴中国大陆设立营业据点,进而达到“全资全照”经营的理想,也就是台资可以独资经营券商所有营业项目。
金鼎投顾董事长魏哲祯表示,因为台湾证券市场有限,先不谈能否“全资全照”,即使只开放经纪业务,就能多出一块不小的大饼。他指出,对岛内投资人而言,若能开放买卖大陆股票,将可增加全新的投资管道,且与全球接轨;而若同时开放陆资投资台股,则可收活络台股之效,同时提升台股价值。
对于开放陆资来台的议题,台湾“经济部”官员表示,两岸于农历年后即持续就开放陆资来台事宜进行事务性磋商,目前双方对此已有共识;未来“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草案”更成熟后,当局将与其它配套完整公布。
报道说,开放陆资来台投资的产业别将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基础建设等,分别由台湾“经济部”、“陆委会”、“公共工程委员会”进行规划或整合;金融服务业开放则由“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在制造业开放方面,将以“搭桥项目”为陆资来台投资的基本蓝图。而“经济部长”尹启铭日前表示,开放项目将不限于“搭桥项目”规划的产业项目。
“搭桥项目”规划的交流项目包括太阳光电、车载暨汽车电子、航空、通讯、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信息服务、风力发电、车辆、流通服务、食品、精密机械等产业。(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