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神奇 万事均安
已故的前故宫副院长那志良曾记述的一段奇事更是教人瞠目结舌,从宜宾运古物到乐山须经过一段水路,当时因水流急只能靠船夫用纤绳拉曳木船将古物运至库房,谁知船行到半路,纤绳竟然断了,船只立刻改向倒行,眼看着若是冲入大河、撞到乐山大佛脚下,必定船破、宝葬、人亡,此时船突然横过来,搁浅在沙滩上不动了。人、船、宝均安。
此外,在运宝至川陕途中得经过绵阳便桥,一辆车竟然从桥上翻落而下,幸好那志良赶到失事现场查看时发现,这一车所装的都是不怕摔的文献档案。更幸运的是,翻车的地点距离有水的河道近一丈,档案虽落地但未泡水,悉数安然。那志良将这一切归功于“古物有灵”。
护送过程 窥尽沧桑
尽管如此,在逃难的过程中仍不免有些小闪失。故宫的档案记载,1937年,故宫的第三批文物由宝鸡运往仓库途中,曾经发生火车撞击汽车的事故,后经详细检视,幸好只有一件黄瓷大盘破裂、一件时钟的玻璃罩破损。
此外,第三批文物存放在汉中期间,曾发生守卫士兵的手榴弹不慎坠地爆炸意外,除当场炸死三位值班士兵外,也波及临窗放置的文物,炸碎了一件乾隆款白地青花瓷瓶、震伤一只龙纹瓷瓶。
所幸,这些小事故都未损及重要国宝,反倒如同战乱中的一面明镜,让人窥见那个多事之秋。
稳‧准‧隔‧紧 包装四字真言
1931年9月,东北发生九一八事变,日军南侵野心昭然若揭,当年的国民政府展开故宫文物播迁计划,第一步就是挑选精品先行打包、装箱。
前故宫副院长庄严当年担当了国宝装运的重任,最初他们深感难以下手,因当年所有故宫同仁中,竟无一人对装箱稍有经验,而瓷器有的薄如纸、有的大如缸;而铜器看似坚强,其实一碰就碎;其它脆弱微细什物,装运时也各有困难。他们只得“师法前人”:从北京故宫的库房中,找出清代从景德镇运到宫中,一直原封未动的瓷器箱子打开来看,他们是怎样包装的。接着再到琉璃厂各大古玩商店,询问他们是怎样将珍贵的古物装箱出口的?并请他们到故宫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