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心 :“去蒋”给了大家重新思考的机会
威权的残余要处理,这里的问题是,处理的目的,是要泯灭仇恨,而不是增加仇恨。
在马英九正式接掌台湾“总统”半个月后,中正纪念堂正堂里的这些“装置艺术”和图片展览,都被撤除了。
不过几年来,减少中正纪念堂里关于“两蒋”的布置已经是大势所趋。8月,恢复法定地位后,“中正纪念堂”或许要重新挂牌,但是“自由广场”的匾额,并没有要改回去的计划。
在纪念堂服务了10年的志愿者林老师觉得,一切都要改回去“可能性很小了”,因为“时代已经不同,毕竟是进步”。
全台湾被拆除的几十尊蒋介石铜像,目前一部分安置在桃园县大溪镇新规划的“蒋公铜塑像艺术园区”,不大的公园,这边一尊蒋介石站着,那边一尊坐着。游客并不算少,三三两两。还有年轻的女学生,摆出掐蒋介石脸蛋的可爱姿势照相。
陆续有更多的铜像运来,尚未布展的就挤在大溪镇小区活动中心临时腾空出来的窄小库房里。
艺术园建在“两蒋”陵寝停车场旁的空地上,空地还是大溪镇向台湾“国防部”争取无偿使用的。大溪镇的镇长曾荣鉴说,“台湾现在已经民主化,保存这些前领导人的铜像,可以让现在的人民评估其历史价值。”
前《新新闻》社长王健壮说到当的“去蒋”很感慨,“批判和政治清算不是一回事情。”他说。
早年《新新闻》批判“两蒋”不遗余力,“‘两蒋’是威权的象征,要追求民主人权,‘两蒋’自然就是诉求的对象,”王健壮说,但是他也始终坚持,“处理‘两蒋’的新闻立场,是‘国家’领导人,而不是仇敌。”
“威权的残余要处理,这里的问题是,处理的目的,是要泯灭仇恨,而不是增加仇恨。”王健壮说。
世道人心,和政治斗争,其实还是在两条路上各自前行的。就好像国立中正大学的毕业生李明慈,她只记得学校图书馆一个角落里,才有一尊蒋介石的铜像。即便校外“去蒋运动”风起云涌,但在平常,同学们“完全不会提到”“蒋中正先生”。“学校的主旨也是自由开放啊!”她说。
黄信彰主任也记得,先前“草山行馆”的游客最感兴趣的,其实是吃一顿“蒋中正餐”,食谱和当年蒋家的完全一样。“所有的威权者,都会有一个造神运动,要和人民保持距离。现在民主社会了,大家能有机会接触到他吃什么,当然会感兴趣。觉得‘他能做的我也能做’。”黄信彰说。
“很多事情,大家淡忘了,但是‘去蒋’,反而让大家回忆起来,进而反思。”张作锦说,“‘两蒋’确有可议之处,但是也有贡献。‘去蒋’给了大家重新思考的机会。”
重新思考的人,包括纪录片《寻找蒋经国》的导演汤湘竹。该片2007年在台湾公视播出,适逢台湾解除戒严体制20周年。汤湘竹说:“身为凡夫俗子,无论做多少努力,我们仍无法看清楚历史的真实。身为凡夫俗子,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凭着资料,臆度着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气味。”
重新思考的还包括蒋家的后人。“这些年来我慢慢在思考一些事。我家人曾经迫害台湾人民,后来被逼出去(指离开台湾发展)。”蒋介石的曾孙蒋友柏2007年5月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不能总是对以前的光荣无法忘记,无法接受批评,总要有人出来接受这些事情。”
这是蒋家后人首次对蒋介石作出负面评论。
今年的1月13日,是蒋经国逝世20周年的纪念日,他在台北的故居“七海寓所”首次开放民众参观。不少老人家早上六点前就抵达现场,一心只想表达“敬意”与“思念情意”。
民众有民众的纪念方式,政治人物有政治的纪念。马英九带领国民党高层,去了“两蒋”陵寝祭奠鞠躬。就连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与夫人李曾文惠也特地在陵寝前致上白色兰花。
逝者已矣,“去蒋”已经渐渐退潮。对操弄政治的人来说,选举已过,政治格局已渐明朗,搬出“两蒋”威权统治受害者的招牌来,也无法再凝聚更多的支持人气,所以再去不去蒋,都无关紧要。而对更大范围的普通民众来说,恰如台湾《中国时报》的评论,“那种学生只要听到‘蒋公’两字,就得立正站好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台湾基隆的八斗子渔港,树立着全台湾惟一一座蒋经国的铜像。蒋经国去世后,夫人蒋方良常常在铜像前,追忆过往。1994年5月的一天,大病初愈的蒋方良,最后一次来到这里。她待了很久,注视铜像,环顾周遭一草一木。
开车了,蒋方良摇下车窗,回望铜像,挥了挥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