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像“鞭尸” :用蒋中正的办法把蒋中正拉下神坛
他们想把蒋中正拉下神坛,却用了和蒋中正一样的方法,蒋介石铜像最后被切割成三十多块,分别装车运走。“这分明是鞭尸。”
仅仅10年前,“中正”还围绕着台湾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正是蒋介石在台湾更被接受的名字。
“中正路”,配合着政治气氛,被大量命名于台湾各乡镇。旧版的纸币,蒋介石肖像居中。蒋介石的铜像,大量竖立在车站、各级学校及各公共机关。全台湾有数以十计的学校以“中正”命名。1981年出生的林帆还记得,上小学时,进校门第一件事,是向校园里的“蒋公铜像”敬礼,如果没敬礼,就会被“纠察队” 记名字。
即便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洪秀柱也承认,“以前的教育,对‘两蒋’到了神化的地步,是过头了”。
如果说火烧行馆堪称“运动”,那么“去蒋”之初,主事者的手法则要温和得多,甚至还似乎尽得人心。
“介寿路”隐含“向蒋介石祝寿”之意,也零星分布于台湾部分乡镇,其中最著名的一条,就在“中华民国总统府”前。“两蒋”时期,气氛严肃时,民众曾经必须低头而过,摩托车和自行车也曾被禁行。
1996年,陈水扁在台北市长任期内,用台湾土著“凯达格兰人”替代象征威权的“介寿”,于是有了凯达格兰大道。彼时,他还废除交通禁令以实践“空间解严”的精神,博得台湾各界民众的一致赞许。
即便像朱蕴辉这样觉得“两蒋”才算得上是“我的总统”的人,也承认,“两蒋在人们心里已经渐渐淡化了”。所以,当一条条“中正路”被改名时,很难说这不是世道人心。
不过,长期问政于台湾“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的洪秀柱发现,渐渐地,台湾的教科书不再包含关于“两蒋”的任何内容,台湾的小孩子只知“选票”而不知蒋经国的“十大建设”。
“拿到政权,就拿到了历史的解释权。”洪秀柱说,“这样彻底的修改教科书,是可怕的教育。”
当世道人心转而变成一种可资利用的政治能量时,当历史过往变成现实的选举议题时,激烈对峙就渐次展开,激进去蒋首从军队开始。
台湾的军中五大信念“主义、领袖、国家、责任、荣誉”,“主义、领袖”两项被废止了,因为这是蒋介石1953年在“陆军参谋指挥学校”宣布的。《黄埔校歌》被停唱了,而且是“停止在所有正式场合传唱”,因为黄埔是蒋介石所创,而且“歌词党性十足”。
甚至连队会议室的“两蒋”遗像都统统取下。军中的蒋介石铜像,能拆的立刻拆,一时拆不掉的就用帆布包起来,下达命令的“国防部长”李杰说:“为什么不拆?我的位子是很难的……现在的反对党下一次执政了,叫我再拿出来嘛!”
以至于某位海军退休将领子女婚宴,请了李杰夫妇,却只安排堂堂“国防部长”忝陪末座“散客席”。台军老兵,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抗争。
拆铜像,不仅在军中,更是遍布全岛。当年蒋介石去世后,国民党发动“蒋公铜像捐献活动”,全台湾民众集资,建起了数百座蒋介石像。现在,执政的民进党要拆光它们。
2007年3月13日下午,高雄市议会通过决议,去除“中正文化中心”的“中正”二字,拆除中心内8米高的蒋介石坐像。高雄市议员童燕珍、王龄娇、吴益政爬上起重机车顶,企图阻挡拆除,四百多名警察展开多次驱离,将人架下。抗议民众叫骂声四起,夹杂着哭声。突然“哐当”一声,周周立即安静下来,正拆下的“中正”铜字,被绳子吊着,砸到了脚手架,在半空晃荡。
蒋介石铜像最后被切割成三十多块,分别装车运走。“这分明是鞭尸。”童燕珍说。“他们想把蒋中正拉下神坛,却用了和蒋中正一样的方法。”1970年代出生的台湾本省人何彩满说。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