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台湾《天下》杂志刊文总结了过去一年台湾的萧条经济,指出台湾现在面临三大困境。
困境一:全台平均薪资负增长
根据台湾当局主计部门统计,1990年全台平均薪资成长率为14.5%,但1999年以来剩不到3%,扣掉通货膨胀率之后,薪资甚至在2002、2005出现负成长。而今年9到11月,台湾的通货膨胀率更以4.4%居亚洲四小龙之冠。
统计显示,从1997到2006年,台湾受雇人口总薪资报酬占当年度生产总值(GDP)比重,从49.4%下降到45.6%,10年间降了近4%。
相较之下,代表利息、地租、企业利润的营业盈余的比重逐年攀升。据统计,GDP分给“营业盈余”,主要是企业获利这块,10年来从33%上升到2006年35%,劳工分得的经济成长的果实变少。
台当局前经济官员分析,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营业盈余占GDP比重却提高,代表台湾社会“用钱赚钱容易,用劳力赚钱难”。“台湾今天就是这样,高附加价值的工作没那么多,低附加价值的工作都跑出去了。”
对多数人而言,近10年来所得成长如一滩死水,穷人变多了,消费力也跟着弱了。台湾人的消费实力大减。从台北的亚力山大、中兴百货一度宣布即将歇业,到台湾南端的街头上——无论是在台南市最热闹的中正路,还是高雄市最热闹的中华路,一张张“租、租、租”张贴在已经歇业的三角窗店面。
消费信心也急速下降。万事达卡最新调查显示,台湾消费者是13个亚太市场中,消费信心最低的国家,以100分为满分,台湾的消费者信心只有29.6,第一名的越南高达94.3。“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今年11月调查也指出,消费者信心指数(CCI)跌到63.3点,创下2001年12月以来的新低。
经济成长的目的主要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准和消费水平。但根据统计,1997年到2002年间,台湾民间消费成长率为25%,但是2002年至2007年间,民间消费成长率只成长了19%,消费日趋保守。
消费愈来愈保守就连台北市最热闹的仁爱路三段的珠宝店老板也明显感觉到最近一、两年上门的客人明显变少。他的一位主顾客还告诉他,“钱都放在香港。”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朱云鹏12月1日在中华经济研究院一场研讨会指出,透过私人银行把钱汇到香港、新加坡等地的资金累计高达4.6兆元(新台币,下同)。
困境二:超极资本主义盛行
文章说,贫富差距愈拉愈大,主要是因为超极资本主义盛行全球,愈演愈烈,使得一些手上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愈来愈穷,成为社会上的弱势分子。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