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成集学者、书法家、台湾前“考试院长”等身份于一身,另一个特殊身份,就是美食家。说他是美食家不会有人有异议,因为先天上,孔家先祖孔子就提出不少对饮食的见解,孔德成可说连血液里都有美食的基因。
后天上,“孔府宴”等级之高,可与宫中齐等,自然在耳濡目染中眼界不凡。加上自身学识渊博,也造就他对美食有独到见解。
孔德成生性节俭
不过,孔德成虽然家学渊源,但大时代的变动下,也能随遇而安。台大教授曾永义表示,孔德成当年在大陆时,孔家有家厨做菜,但到了台湾,孔德成生活极简朴,不仅没有家厨,吃也很随兴。
“七十年代,台湾经济才开始好转,孔老师与朋友约在山东菜馆会宾楼吃饭。不过时间有点赶,我担心搭公交车可能迟到,对朋友失礼,建议大家合搭出租车去,差不了几个钱。”
但孔德成却说:“呀,是好朋友,没关系啦,让他等一会儿还可以。”当时孔德成不改其节俭性格,甚至上完课也搭公交车回家,有时一等就是半小时,天气再冷他也不在乎。
利眼辨菜如神医
孔德成对饮食讲究,当时学生们如想跟老师多学学问,就会在下课后与老师一起吃饭、喝酒。老师酒一入喉、开心了,话自然也就多了。“老师在餐桌上随口一说就是谭家菜、袁世凯家厨又如何如何,就好像在听历史小说一样迷人”,他的一位学生说。
曾永义说:“有时菜还未上桌,孔德成就退菜,因为光看菜的呈现就知做法不对。”这犹如神医断症,见过的人莫不啧啧称奇。
一位吃过他的菜的学生说,“孔老师也下厨,有一次他兴高采烈说发明了一道菜,大家正好奇是什么菜。没想到他在厨房里弄了半天,上桌不过是一道蛋丁炒高丽菜,还对自己的发明沾沾自喜,这也就是老师可爱的地方。”
曾永义回忆,他也曾吃过老师亲手做的菜,是“韭菜炒蛋”(笑)。“好吃吗?”我问。“好吃,当然好吃,老师做的菜当然好吃。”他说。
“酒霸”举杯而不饮
孔德成爱喝酒,因此赢得“酒霸”的封号。曾永义表示,孔德成喝酒是有节制的。他四十岁时爱喝啤酒,当时餐馆里还不太有装冷气,夏天来杯啤酒很能消暑,有时菜还没上桌,就已喝了两、三瓶。
到了五十岁时偏好威士忌,晚年则独钟葡萄酒,“他兴致高时会多喝几杯,但后因医嘱少喝,因而长达好几年滴酒不沾。他谨守戒诺,只举杯而不饮。”
作家林文月在书中提到,曾邀请孔德成到府用餐。每当有鱼翅上桌时,孔德成总是站起来举杯说:“鱼翅上桌,我们要特别谢谢女主人!”同桌友人也纷纷起身举杯。这种因心细懂得鱼翅烹调费工、而向女主人致敬的绅士风范,随着孔德成病逝,似再难寻。
〈后记〉那擦身而过的一瞥
我唯一一次见过孔德成,就在今年初。当时他已89岁,我在江浙菜馆“上海故事”采访时,远远见到阵仗浩大的一群人缓缓步入餐厅。餐厅内人声鼎沸,隐约知道有大人物来了,有些人好奇抬起头看了一眼,看不出什么端倪(我想年轻一代是不认得他了),就又自顾自地聊起天来。
当那群人像全然与现实无关般簇拥着谁缓慢前进,只见那位老者头发花白、步伐沉重如钟摆。正感到好奇,餐厅总经理从椅子上跳起来,“天啊,是孔德成”赶忙前去迎接。
孔德成日前病逝,怀抱想为孔德成留下些什么,或者说,想知道他留了些什么给我们的想法,我访问一些中文系教授,有没有见过孔德成?许多人都说“没见过”,因为“辈分不够”。
不论是辈分不够而没见过孔德成,或是大多数人记忆里熟悉却遥远、甚至是课本读到的名字。实际接触过孔德成的人,对他的一言一行则终身难忘。正所谓一代人物凋零,但典范常存人心。(作者:陈静宜;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