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真:我的人生没有计划 唯有认真
中新网12月24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导演、作家吴念真22日在台北市立大学演讲,讲题为“人生路途广——没有计划、唯有认真”。
据报道,吴念真以自身经验勉励年轻学子:“人生没有计划,唯有认真。”他同时向大家提出挑战:“我们(这辈人)是应该交棒了,但是你们准备好了吗?”
日记练创作 成小妹厕所读本
吴念真表示,早年因家庭与社会环境条件不佳,他时时提醒自己在职进修,到台北工作2年后,他就与雇主商量,晚上拨出时间到夜校就读,进修完成高中学历,当兵回来后又进入大学会计系进修部就读,“那时候我就想只有念书可以改变我的人生。”
从持续进修感受人生微光的吴念真,即使在军中也不忘读书,“当时我为了修炼自己文本创作的能力,每天写很长的日记,训练自己说故事。”
吴念真说,当时的天气、感受、朋友和军队的种种都成为他日记的题材,“当兵2到3年下来,我累积了厚厚两大本。”吴念真打趣地说,自己的日记后来成为妹妹上厕所时的小说和读本。
谈到现代年轻人所学常与志趣不符的状况,吴念真直言,“如果所学不适合自己,要趁早转系,宁可浪费2年,也不要浪费一辈子在没有兴趣的事情上。”他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要勉勉强强,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痛苦。”
“我的人生没有计划,但是每个机会都认真地把握住了。”吴念真是矿工之子,初中毕业后,一开始先到学校当工友,“当时办公室是磨石子地板,拖起来费时费力,后来我想到打蜡,可以让地板好拖又光亮,因此利用假日到学校无偿加班。”
多付出一点 能获得更多
吴念真形容,难忘星期一上班时,长官看到地板傻了眼的神情,虽然没有多说什么,月底却默默帮他加薪,“我只是希望标准比别人高一点,多付出一点,就会有不一样的东西长出来。”
吴念真把同样的拼劲带到军中,3年的军旅生涯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养分,“那3年我彷佛成长了20年。”
吴念真服的是3年兵役,又抽到去离岛金门,服役期间几乎无法回台,但他却发挥拼战精神,“也许是妈妈训练得好,我把自己区域碉堡前面的路扫得特别干净。”因而获得营长青睐,掌管部队行政事物,也得以接触充满“故事”的士官长。
这群随国民党到台湾,在台无亲无故的老兵,是阿兵哥眼中的魔鬼士官长,与同袍之间有许多磨擦,吴念真更经常与之争吵,“但是吵着吵着,我却和他们建立很深厚的情感,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
吴念真曾听一个极凶的士官长谈起自己的故事,原来士官长不到20岁就被抓入伍,当时老婆抱着孩子送行,“他跟我说,自己离家前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看到小孩子的脚在晃,老婆却被别人推走,而他永远记得孩子脚上穿的是,绣着老虎花纹的小鞋。”
“那么粗鲁的一个人,却有那么深刻的感情。”吴念真说,这个场景就像是小说、电影会出现的情节,令人鼻酸动容。
吴念真坦言,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有限,能有多少可说、可讲的故事?但若是愿意聆听别人的故事,他人的生命经验也能变成自己的故事。
“这些工作对我来说都是意外,我何其有幸可以遇见这些人,我也努力把握每个关键机会,谁也没料到我日后会成编剧,因此这些故事都是滋养我的养分。”
想说动人故事 投身编剧
提起自己的创作之路,吴念真表示,除了对文学的热爱,还有许多有趣的天时、地利与人生机运。
吴念真笑说,自行编印的第一本书,竟然是在军中误打误撞成刊的“黄色书刊”,当时已经是老兵的吴念真,一次一时兴起,跟长官借了从各部门没收的外国情色杂志,虽然养眼的图片都被剪光,只剩下文字,但他想以此来练习英文。
本来只是用来打发时间,没想到一读之下如获至宝,许多文章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投稿,分享自己的独特经验,好学的吴念真便拿出字典来逐字翻译,“我自己又加油添醋一番,变成一篇篇生猛故事。”
后来,吴念真将这些译作印刷成刊,还捉弄那些士官长,说看完要考试,“一开始他们骂得要死,后来下午马上问我‘下集呢?’”
不过,真正影响吴念真从文字走向影像创作的人,则是他的父亲,“那时候我已经写了很多小说,但是每次给爸爸看,他都睡着,我开始想怎样能够引起他的兴趣?”
随后吴念真发现,当时以瑞芳矿工故事为主题的影片《芬芳宝岛》,在矿工间发生极大回响,甚至引起罢工事件,他震撼于影像的力量,从此立志投入此行。
“后来徐进良导演找我写剧本,我创作了人生第一个剧本《香火》。”吴念真把握住这个机会,下了极大工夫,当时2万5千字的稿子他来回修改8次,实际写了近20万字,这样“耐操”的精神也让他得到电影公司青睐,延揽他当编剧,让吴念真正式踏上编剧之路。
“因为你多下些工夫,人生就莫名其妙移动到另个角度,且因为有趣,就一直继续做下去了。”
说故事要诀 让别人听懂
吴念真之所以成为“台湾最会说故事的人”,来自他长年倾听与同理别人的能力,“倾听别人的故事,吸收成为自己的养分;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说话”是他的不二要诀。
当兵时,吴念真接下大家引以为苦的行政职,管理部队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饷薪等杂事,因此他与最难搞的老士官长接触,不过他以真心和时间赢得他们的友谊,因此让他听了很多身世飘零的故事,成为他作品中深沉的人性底蕴。
“我认为讲话很重要,要用对方可以理解的方式讲故事。”后来担任编剧,吴念真一样是艺术、商业片无所不接,因此他和各类型导演合作,也接触不同的片商,建立自己五湖四海的人脉。
“过去台湾拍电影的老板很多都是流氓,没人会看你的企画剧本,你要直接讲给他们听。”因此,吴念真自嘲自己不是最会说故事的人,而是“全台湾受最多压力去讲故事的人”,“导演会给我压力,因此我学会用对方能听懂的方式说故事给他们听。”
谈到为什么可以跟不同的人打成一片,合力创作,吴念真说,“大概是我的个性吧,我觉得人生苦短,什么都要去尝试,因此我会接触不同的导演,跟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
“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多认识一个人,就是生命留下来的印记。”吴念真说,自己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成就,人生到最后,他希望可以告诉孙子,“你的爷爷不管走到哪里,人家都对他很好,他也对每个人都怀抱着兴趣。”
因此,吴念真对儿子的期许除了健康、乐观、幽默以外,也期望儿子有“很多朋友”,“当你有很多朋友时,就不会觉得寂寞,也可以联合朋友的力量完成很多事情。”吴念真停顿了一下,“不知道耶,有朋友,要完成什么好像容易一点点。”
谈交棒:不干预孩子人生
22日演讲现场,有听众谈到是否将交棒给儿子吴定谦,吴念真维持一贯开明的态度说,“不干预儿子的人生,即使他成为创作者,也一定不能重复父亲的老路。”
很多人以为吴念真的儿子吴定谦选择读戏剧系,是受到他的影响,但其实吴念真对儿子走哪一条路,没有意见,也不干涉,“我认为儿子是独立的个体,他选择什么路与我无关,我只负责提供他健康而正常的成长环境。”
谈到新世代的未来,吴念真认为新世代对未来的选择比以前多,但是挑战更大,“现在的年轻人压力比我们当时大,不仅要面对岛内的竞争,还要面对对岸13亿与世界各地年轻人的竞争。”
吴念真勉励年轻人,“现在大学已经变成基本教育,如果要赢过别人,需要更专注在工作上,如果不能达到同龄的1%,领一般薪水也是常态。”
不过吴念真也以对儿子的期许勉励听众,“我不期待儿子变成多了不起的人,只希望他健康、乐观、幽默,还有‘很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