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湾相声充满现代感的荒谬喜剧

2011年07月15日 08: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相声充满现代感的荒谬喜剧
图为屈中恒和冯翊纲(右)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相声艺术有包容

  7月17日起,台湾名导赖声川的新作《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将陆续在武汉、上海等大陆城市上演。一票难求,未演先红,这部台湾相声剧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徐志摩人间四月天旅行套餐”、“哈利•波特精致八日游”、“蓝色生死恋体验之旅”、“达芬奇密码揭秘十日团”……《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中,主演细数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旅行社路线名目,让现场观众开心大笑。

  “冯翊纲演的是一个到哪儿都要享受六星级待遇的游客。屈中恒演一位以迷路为目的的背包客,他们两个人被困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聊了一夜,说相声,说人生旅途。”赖声川说。

  本剧是赖声川“相声系列话剧”的第七部作品。赖声川这样解释“相声剧”:“它是相声,也是剧。它的形式是‘剧’,内容和创作元素是‘相声’。”

  有人说,台湾相声是个异数,一个脱离传统的重生相声。赖声川表示:“我始终相信相声艺术的包容力。相声是我们民族几乎唯一的纯粹戏剧艺术形式,我们几千年发展下来就只有这么一种艺术形式是纯喜剧的,它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修正自己。我觉得可以把它的表演形式、它的定义拓宽。”

  “在台湾,对于相声有比较广阔的见解。相声是众多戏剧形态的一种,是非常有现代感的荒谬喜剧,而不是单纯的曲艺表演。” 该剧主演之一、台湾“相声瓦舍”创始人冯翊纲说。

  大胆创新闯大陆

  1949年后,很多到台湾的外省青年,经常聚到茶社书场聊天。其中有一些有演绎才华的人开始组织演出活动,他们中以魏龙豪和吴兆南最为出众,两人都是北京人,表演的都是北京的相声段子。上世纪50年代后,魏龙豪和吴兆南已经成为台湾相声界代表性人物。1967年,他们第一次出版唱片,包括《满汉全席》、《捉放曹》、《歪批三国》等,因为轻松幽默的谈吐方式,使得这些段子迅速传播。

  在他们的影响下,台湾的相声社团如“相声瓦舍”等在延续相声艺术中“薪火相传”,颇具影响。“相声瓦舍”每年有一百多场演出,推出的《战国厕》、《邓力军》、《东厂仅一位》、《状元模拟考》等作品还被编入台湾中学人文课程辅助教材。“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会误以为我们是一个专业的相声艺术表演团体,事实上我们是个不折不扣的戏剧表演团队。” 冯翊纲说。

  当然,“相声瓦舍”的作品受大陆传统相声影响颇深,冯翊纲还拜大陆相声大师常宝华为师。今年12月,冯翊纲将带领“相声瓦舍”来大陆巡演深受青年观众喜爱的旧作《东厂仅一位》。“相声表现了充满智慧的、漂亮优雅的中文。”冯翊纲笑着说。

  扎根传承有特色

  “孔夫子是最成功的补习班教师”,“墨子组织了一支维和部队”……连珠妙语,寓庄于谐。

  虽然不断创新,但台湾相声骨子里对相声传统有一种膜拜。

  “您是哪的人啊?”

  “小地方,北平,现在又叫北京!”

  “您蒙我?”

  “说相声的都是北平人,我也想是北平人。”

  这样类似的情节始终在台湾相声艺人的血液中流淌着,直到两岸关系缓和后,台湾相声艺人开始到大陆认师归宗。当然,台湾的相声在不断创新中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有人称,台湾的相声是学术化的相声,因为台湾相声人的文化水平可谓高水平,大学讲师身份的相声表演人不在少数;再比如,台湾相声的舞台剧特色:台湾相声总带着岛内最流行的话剧元素。如有拯救台湾相声之称得“暗恋桃花源”就是一个典型的相声舞台剧。这样的相声突破了站着说的古板模式。

  在台湾,前有魏龙豪、吴兆南使相声在台湾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后有赖声川、冯翊纲、宋少卿等人将相声发扬创新,他们都在为台湾相声做着努力。(本报记者 徐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