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王义伟:大陆“十二五”对接台湾黄金10年

2010年11月19日 10:5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大陆的“十二五”规划和和台湾的黄金10年规划是有对接基础的。台湾的黄金10年不仅仅是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10年计划,也是马英九以及国民党意欲连续执政的10年计划。

  无巧不成书。

  大陆紧锣密鼓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当口,台湾也正在制定一个黄金10年规划,两个规划都是从2011年开始。你说巧不巧。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加强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以上政策表述表明,大陆的“十二五”和台湾的10年规划,已经有了对接的基础。

  事实上,台湾有关方面对大陆的“十二五”规划,早就密切观察了。

  台湾“经济日报”将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举行,看做大陆步入“五中经济期”的标志,因为在五中全会之后,还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二五”规划、两会等接连出现。大陆的每一个会议,台湾舆论都会仔细解读。

  台湾舆论认为,大陆地位上升,也面临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日本与大陆经济实力的明显消长,虽然让大陆的发言分量与日俱增,但期待大陆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最近一段时间美国与日、韩等国在黄海、南海的军演活动,难免让大陆和韩国、东盟国家关系出现摩擦,钓鱼岛事件更让中日关系紧绷。这些状况让大陆扮演区域经济整合领头羊的角色受到严厉的挑战。为此,大陆提出“包容性增长”的观念,“十二五”规划亦下修经济成长率目标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化解国际社会的疑虑,也展现了承担责任的意愿。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也有隐忧。在台湾舆论看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ECFA将加速台湾与大陆间经济的统合,大陆显然也将两岸经济合作纳为大中华经济圈的一环,因而各国政府中国政策的转变,对台湾正孜孜以求的对外经济合作,难免会有影响。

  另外,大陆“十二五”规划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策略,也势必牵动未来10年台湾经济发展的愿景。大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简言之就是不再依赖廉价劳动力及赚取微薄工资的出口加工产业,而要发展高附加价值产业及出口高值产品。另一方面,将借助加速城镇化及区域发展来扩大内需,大幅降低对出口依赖。这种改变就是要将大陆经济提升到等同于四小龙的发展水平,至少在沿海地区要先达到这样的目标。

  为此,台湾舆论认为,若大陆经济快速转型,两岸经济分工合作的方式也将面临重新洗牌。台湾以“大陆为工厂”的出口导向经济成长模式已维系不了几年;代表高成长、高报酬率的资讯通讯(ICT)产业代工盛世将宣告结束。最近鸿海集团将大陆沿海工厂向内陆迁移,并将未来营收成长目标减半,即是警讯。而ICT产业迄今仍是台湾经济成长及出口的主力,这是马英九当局迫在眉睫的严酷挑战。台湾目前正大力规划推动的六大新兴产业、新兴智慧型产业及服务业,是否能在短期内取代ICT产业,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主力产业,

  还是疑问。

  以上信息表明,台湾对于如何因应大陆的“十二五”,如何规划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多考虑、甚至是忧虑的。

  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结束后不久,11月初,台“经建会主委”刘忆如表示,黄金10年的具体内容将在2010年底定稿,预定2011年初由马英九对外宣布。

  笔者分析,刘忆如之所以推出这么一个时间表,是为了给台湾的相关机构留出理解、消化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时间,以便黄金10年规划更加稳妥,更紧密地和大陆的“十二五”对接。

  在笔者看来,台湾的黄金10年规划不但要保证两年后马英九能够连选连任,更要保证在2016年的大选中国民党的候选人能够当选。从这个角度看,黄金10年规划能最大限度地将泛蓝阵营团结在一起,增加与绿营对抗时的胜算。

  当然,如果没有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没有两岸经贸交流的持续发展,台湾的所谓黄金10年将是一纸空谈。

  这也是两岸学者的共识。 (王义伟)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