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手工艺教育 推动台湾文创产业发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推广手工艺教育 推动台湾文创产业发展

2010年10月14日 14:5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中华日报》今日刊载社论指出,手工艺具有实用、美观、艺术等特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应该自小潜移默化,融入教育与生活中。

  全文摘要如下:

  台南家具产业博物馆获“文建会”补助,推动“工艺下乡”活动,由师傅带着木工家具到偏远小学,教小朋友制作简单木头家具,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手工艺具有实用、美观、艺术等特性,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根基,应该自小潜移默化,融入教育与生活中。

  手工艺品是指以手工劳作创造而成的器物,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之美,有别于以机器生产、规格化之日用工艺品。此类产品能传达文化内涵,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功能性,广泛被运用于宗教、社会、民生等范畴,更有不少作品因工艺精湛,历久而不朽,成为珍稀器物。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就有彩陶、骨雕、石雕的产生,后来出现瓷器、漆器、玉器、金银器皿等传统手工艺。有些手工艺进入宫廷,朝向精致化发展,大部分则与庶民生活结合,还出现木刻版画、饰品、剪纸、风筝、刺绣、编织、玩具等手工艺,日常用品与节庆活动更加缤纷多彩。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但在工业革命后,大量制造的器具挟其价廉的优势,取代了手工艺品,匠师老成凋谢后继无人,许多技术纷纷失传。十九世纪末,以英国人莫理斯为首的欧美艺术家,发起了“手工艺运动”,他们认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智慧结晶与艺术遗产,在工业化浪潮下,手工艺不仅不应被消灭,还应加以传承。

  在这些人鼓吹下,世界各国对珍贵的手工艺均刻意保存,并奖励研究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手工艺在人类文化艺术与物质生活中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世人所重视,因而形成手工艺的复兴。

  手工艺进入教育体系,可以溯自1890年,最主要的影响来自北欧。北欧基于地理天候等因素,手工艺发展甚早,产品优美精良,但也在工业革命冲击下快速消逝,有心人士努力设法保存,其中最出名的是芬兰人齐格纽司,他教导儿童一些手工技术,诱发手的灵巧度,培养对形状的感受、美感与实用技巧,这套教育理论,奠定日后各国手工艺教育之基石。

  出身于台南县的画家颜水龙,可谓台湾手工艺教育的先驱,他从1936年起,就投入手工艺教育研究工作,并在北门、学甲成立工艺社,以当地生产的蔺草编织手提袋外销,还与关庙业者成立竹细工产销合作社,提供新设计制成产品,光复后被聘为“建设厅”技术顾问,专门辅导各地手工业并擘划手工业振兴方案。

  颜水龙毕生致力于手工艺教育之推展,但对手工艺的断层也感到忧虑,他在手着的《台湾工艺》说:“将美和生活结合的工艺品之创作以至生产,乃是文化经济的一道源泉。世界各地都视其为产业的独立部门,将其做为国际产业战的武器在争夺世界市场。台湾对这种产业却少有发挥,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

  手工艺绝非雕虫小技,近年来流行的文化创意产业,追求“艺术品味普及化、应用艺术生活化、文化经济高值化”,正是手工艺理想的实践。我们乐见“工艺下乡”,鼓励小朋友从游戏中接受手工艺启迪,将来绽放更多文化创意之花。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