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黄华华省长率领的广东经贸文化交流团继续在台湾开展交流活动,走到台南。就在一个月前,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国民党代表团来到广东,一个月内一来一往,在这背后凸显了粤台关系之紧密,也预示着粤台合作的前景将相当广阔。
17日,“台湾·广东周”活动开幕,也是台湾立法机关审议ECFA的当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王春芙来到吴伯雄在台北的自称为“佛堂”的办公室里专访了这位国民党荣誉主席。一张小圆桌,一壶乌龙茶。交谈中,王春芙总编辑与吴伯雄主席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吴伯雄笑称:“如果今天ECFA被表决通过,你们的专访将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结果果然被他言中。在谈笑间,他就像一位慈祥而又智慧的老人一样娓娓地讲述了粤台之间的渊源、他与胡总书记会面的故事、自己的家事及从政经历。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他表示:“这是需要大智慧的……”
人物· 福将吴伯雄
慈眉善目、笑口常开的吴伯雄可谓是国民党的福将,2008年他带领国民党重新赢得了在台湾的执政权,就在这5天之后,他率团抵达南京中山陵,拜谒孙中山先生。在他两年的党主席任期里,他行走于两岸,推动了海基和海协会的复会、两岸直航的开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
直航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两岸是这样近,来往是这样的方便。但我也很难过,这种事情应该在汪道涵、辜振甫的手里完成,后来耽误了十年,这十年对于台湾来说损失很大。
广州亚运会在11月12日开幕,那天正好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两个日子重合,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这让我想到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振兴中华”。
目前两岸的客家人都应该会注意到,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语言正在慢慢地消失。本来全世界有将近一亿的客家人,但是现在会讲客家话的只剩下三四千万人。所以我们非常希望粤台之间的客家人相互学习,客家文化中,大陆的客家文化与台湾的客家文化是可以互相交融的。
两岸问题的解决,在任何历史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要靠创意,创意要行得通,就要靠双方善意的累积。要有智慧,聪明是不行的,聪明和智慧是不同的,聪明是精得不得了、精打细算,智慧是小事不计较,只朝大方向往前推。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三次率领国民党访问团与胡总书记会面,包括今年,当然前两次是主席身份,今年是代表马英九去的。
ECFA通过是喜上加喜
王春芙:非常感谢吴主席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吴伯雄:上午我出席“台湾·广东周”活动开幕式前跟黄华华省长说了下午要接受南方日报的采访,他说你们的报纸是广东省的大报,影响力很大,还说总编辑你也来了。
王春芙:上个月您刚刚在广州出席了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黄省长随后就率庞大的广东经贸文化交流团来到台湾,可见粤台之间联系的紧密。
吴伯雄:的确,历史、现实,地缘、人缘,经济、文化上粤台之间都有着很深的渊源。
大陆经济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东是大陆第一经济大省,与台湾的经贸渊源最深,台资进入大陆,最早的就是到广东。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与广东的经贸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广东的发展对于台湾也是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次黄华华省长率团来台湾,让人见识了广东不愧是大陆第一经济大省,气势惊人。此次“万人游”在台湾也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其实,我和一些广东的台资企业老板讲你们要是把在大陆的员工都带来台湾旅游,那将不止是一个“万人游”,那是“几百万人游”。(笑)
王春芙:是个好主意,对台湾经济也会有帮助。(笑)
吴伯雄:肯定。现在台湾经济复苏了,这里有很多因素,包括我们在扩大内需、加强投资等等,但两岸关系的改善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今天,您来访的时机非常巧,今天下午五六点钟台湾立法机构就要表决ECFA了,很可能会通过。如果通过了,您今天的采访就具有历史意义了。(笑)
黄省长现在正在台湾访问,ECFA今天要是通过了的话,那也真是太巧了,黄省长真是“提前算好的”。黄省长的到来对于台湾是一件喜事,ECFA的通过又是一件喜事,喜上加喜。(笑)
王春芙:(笑)ECFA今天有可能就通过了,有人认为它将开启台湾第二个黄金十年。
吴伯雄:希望如此,至少可以避免台湾被边缘化。我常常有感慨,直航以后,我从台北到上海,早上从家里吃完早饭、看完报纸,悠哉悠哉,坐飞机到上海吃中饭还来得及,我才发现原来两岸是这样近,来往是这样的方便。但我也很难过,这种事情应该在汪道涵、辜振甫的手里完成,后来耽误了十年,这十年对于台湾来说损失很大。当时台湾还有很多优势,如果那个时候直航,台湾将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营运中心之一。当时的高雄港吞吐量位居全球第3位,现在已经变成11位了,对此我感到非常的遗憾。
粤台合作前景广阔1+1>2
王春芙:这是两岸共同的损失。您上次去广州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吴伯雄:当时有一件非常让我感动的事,就是广州亚运会。也许是巧合,黄华华省长告诉我广州亚运会在11月12日开幕,我心里一喜,对黄省长说,那天正好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两个日子重合,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这让我想到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是广东人,广东又是他革命的重镇,我们对广东有特殊的感情。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中山大学召开的。当年北伐,文学校是中山大学,武学校是黄埔军校。
王春芙:我的母校就是中山大学。我记得几年前您曾在那里发表过演讲。
吴伯雄:那是一所对国民党人有重要意义的学校。2005年,我去过中山大学作演讲,就在我作演讲的那个礼堂,孙中山先生曾在那里要求学生们“不要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在那里演讲倍感亲切。
王春芙:对于粤台之间的合作,您有哪些期待?
吴伯雄:粤台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绝对是1+1>2的合作。另外,现在广东有很多台资企业,其中从事传统产业的也很多,他们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广东如何帮助这些企业转型升级,让他们好好地留在广东,我非常期待。
王春芙:据我了解,广东省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的措施帮助台资升级。当然这种升级是要一个过程的。
吴伯雄:是啊,我也注意到广东省政府在帮助台商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促进台商转型升级方面采取了相当多强有力的措施。
两岸客家文化可互相交融
王春芙:您是世界客属恳亲总会的总会长。
吴伯雄:已经三十几年了,当时世界客属恳亲会是我们先开始的,前面十届恳亲会的大会有七届在台湾举办,后来大陆也积极推动客属恳亲会的活动。我们第一次在大陆举办恳亲会是2000年,在福建的龙岩。我是龙岩市永定县人,那是我第一次去大陆,并回家祭祖。也就是那一年,我路过广州,并认识了黄华华,他当时是广州市委书记,所以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今年11月底,河源将会举办一次恳亲大会。
王春芙:到时候您会去吗?
吴伯雄:就看那时候的情况了。我其实是很想回去的。
王春芙:此次黄省长率团来举办“台湾·广东周”活动,主题就是“合作之旅”、“乡情之旅”,要与客属乡亲们联谊。
吴伯雄:黄省长明天到新竹去祭拜象征客家精神的义民庙,晚上与当地的客家乡亲餐叙,我也将赶过去那里同黄省长再叙。
新竹、桃园、苗栗三个地方是台湾客家人最多的地方。(自豪地说)桃园县的县长是我的儿子,今天上午广东周开幕式他也来参加了。台湾客家最大的县就是桃园县了,人口超过两百万。37年前,我当过桃园县的县长,我父亲也当过。
王春芙:祖孙三代桃园县长。
吴伯雄:我做县长的时候是33岁。
王春芙:很年轻啊,您儿子是多大年纪当选的县长?
吴伯雄:他是41岁,他不那么年轻。(笑)
王春芙:粤台之间的客家人风俗相同吗?
吴伯雄:台湾百分之七八十的客家人是来自广东。像梅县、蕉岭、大埔、河源都有很多。
但我们客家人在文化传承方面现在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和黄省长讲,广东省政府在重视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注意为粤语等地方方言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条件,效果很好,对客家话你也要同样重视。现在台湾真正的客家人超过400万,但是会讲客家话的大概也就200万。因为交流越发达,人的迁移就越厉害,客家话很可能就消失了,这是我们很急的一件事。我相信大陆的客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王春芙:现在年轻人一出来读书就慢慢淡忘母语了。
吴伯雄:是,都去学外国话去了。客家的文化是需要保护的。我总觉得一个社会多元的文化是一个资产,而不是制造分歧的原因,要让多元文化成为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才是最珍贵的,不同文化之间能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目前两岸的客家人都应该会注意到,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语言正在慢慢地消失。本来全世界有将近一亿的客家人,但是现在会讲客家话的只剩下三四千万人。
所以我们非常希望粤台之间的客家人相互学习,客家文化中,大陆的客家文化与台湾的客家文化是可以互相交融的。
解决两岸关系要靠智慧靠创意
王春芙: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您有什么庆祝计划吗?
吴伯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大书特书的一件事情,它最重要的结果是产生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我们一定会有一系列比较隆重的庆祝活动。
当然,两岸对于如何纪念,还没有确定下一个一致的方案,这里面我们就要求同存异了。
王春芙:要考验智慧了。
吴伯雄:没错。中国人有很高的智慧,包括解决两岸关系问题,要靠我们的智慧。胡总书记经常说搁置争议,他讲有争议的部分我们就不要纠缠,不要在这里消耗时间,把精力用在互利双赢的部分,求同存异。有异,但是我们不断扩大同的部分,当同的部分越来越多的时候,将来化解异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王春芙:其实,我发现您每次讲两岸关系的时候总会强调智慧。
吴伯雄:我是佛教徒,佛教徒就强调智慧,而智慧来自于慈悲。有慈悲的话,你替我着想、我替你着想,问题就容易解决。比如直航,前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后,我当时和胡总书记商定要马上恢复海基会、海协会的会商,马上决定要直航,马上决定大陆观光客要来台,这些都是对于两岸非常好的事。
为什么这些事会成功,因为我们都是念兹在兹,在为人民的福祉而奋斗。当时台湾也有人对于两岸直航吵个不停,我们就出来调和,大家不要吵,既然一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那么发挥我们的智慧,于是我们创造了一个“两岸航线”,现在没有人说“两岸航线”不对吧。这是在各种法典里找不到的解决模式。因为两岸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些都要靠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来解决。(会心一笑)
王春芙:有了智慧就会有创意。(笑)
吴伯雄:绝对考验创意。两岸问题的解决,在任何历史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要靠创意,创意要行得通,就要靠双方善意的累积。要有智慧,聪明是不行的,聪明和智慧是不同的,聪明是精得不得了、精打细算,智慧是小事不计较,只朝大方向往前推。
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智慧。很多事,大家都认为这是对人民有利的,但是做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智慧。上个月我去广州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大家都说这是两党之间的论坛,是党对党的对话交流,官员是不能够参加的,按照两党之间商定的模式,大陆也要这么做。但其实,如果谈起一些具体的议题,没有负责实际业务的官员来参加,大家是谈不出解决的办法的。结果你有没有发现,论坛里面有很多特约嘉宾(会心一笑),我们创造了一个特别概念———特约嘉宾,你看吧,将来的特约嘉宾会越来越多。
王春芙:我们在报道时注意到了,两岸的代表团中都有很多特约嘉宾。
吴伯雄:实际上,特约嘉宾来参加论坛能够做出他们的决定。台湾的特约嘉宾就是某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北京来的也是某个部委的官员。有没有人认为这样不应该?没有。我们很多事情就是靠着这样的智慧来解决的。可能大家一开始觉得怪怪的,但是后来就都习惯了,反正是人民的利益为先。人民最大。
王春芙:人民最大,也是您的名言之一了。我记得您在南京中山陵题词,也是题的这句话。
吴伯雄:是,当时题的词是“天下为公,人民最大”。当时压力很大,因为是电视直播,不知道我要写什么(大笑)。我是十几年没有用过毛笔了,我太太在台湾看电视直播,她说哎呀你写的字惨不忍睹(大笑)。不过我看大陆的网站还是比较厚道的,他们说吴先生的字另创一格,很难模仿(大笑)。
王春芙:我记得那次您一下飞机就为汶川同胞默哀。
吴伯雄:当时,我们到了南京下飞机的时候,我要求所有代表团成员下飞机什么都不要讲,为汶川地震受难同胞默哀一分钟,我们不是在做作、不是在表演,是发自真心的。见了胡总书记之后,他首先就说,谢谢你们,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三个小时,第一个来自境外的慰问电报是中国国民党吴主席的电报,他说我们很感念这件事情。当时也有很多的台资企业投入到救援的工作之中。
三次率团与胡总书记会面
王春芙:是啊!五年前您在中山大学演讲时就讲到,“同宗同祖同心声,隔山隔水不隔情”。
吴伯雄:那是我回到永定的时候,我家宗祠里挂的一副对联。我的曾祖父是从永定来到台湾的,到我这里是第四代,离开大陆一百四五十年了,我回到永定还有很多亲属,族谱还完全连得上。我们的宗祠也维护得很好,我们中国非常注意不能忘祖。那也是我第一次去祭祖,去年是我第二次去。
啊,我要给你一本书。(说着走到他的书架,一边拿着书一边还在说)年纪大了话就多了。
王春芙:您的记忆力非常好。
吴伯雄:(笑)我去年70岁的生日,我发现大陆世代交替,井然有序,所以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主动下来了。当时很多人让我写回忆录,我说我不敢写,怕得罪太多的人。(笑)于是我出了一本“写真集”,一本《感恩的心———吴伯雄七十留影》,上面的照片是从我当健康婴儿开始的。
(他翻开书籍,指着一座闽西客家围屋的照片)我家是从福建永定来的,我对这里有根深蒂固的情缘。(指着一幅吴伯雄祖父与其八子的照片)这是我祖父,他是清末的秀才,现在要是活着,大概有一百四五十岁了,我父亲兄弟八个,其中四个读完医学,一个读了法律后来做了法官。
王春芙: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
吴伯雄:很不容易。所以别人说我们家是政治世家,我们家深不以为然,我们家自认为是书香门第。我们家聚餐,我父亲是博士,我姐夫是研究院的院士,在医学方面成绩很大,我们家还有8个博士,我是我们家学历最低的(笑)。所以去年南京大学授予了我博士学位,我非常高兴,终于当博士了。(笑)
这是我小学、这是我结婚的照片……(他翻着照片集,一一指着里面的照片,说着照片里的人、照片中的故事,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
(他指着马英九和他的合影)马英九请辞党主席之后,找到我,一定要我当党主席,我就临危受命,当了两年,总算是幸运的,把陈水扁打得七零八落,很得意的一战。
王春芙:您是一员福将啊。
吴伯雄:(笑)谢谢。
(指着2008年与胡锦涛总书记握手的合影)这是2008年我和胡总书记会面,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三次率领国民党访问团与胡总书记会面,包括今年,当然前两次是主席身份,今年是代表马英九去的。
去年是我70岁生日,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去年5月26日我正好与胡锦涛总书记会面,他请我们在钓鱼台吃饭。喝酒的时候,他说第一杯为两岸关系;有人刚要提议第二杯的时候,他说等一下,这时服务员推出了生日蛋糕,他说今天是吴主席农历70岁生日。我没有过过农历生日,当时听胡总书记这么一说,非常激动。 (记者 赵杨 陈健聪 统筹 邓红辉)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