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ST兴业晚间发布撤回重大资产重组行政审批申报材料。无独有偶,再早些时候,S*ST聚友称,准备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解除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之框架协议”。两家公司均将理由归结为国家有关房地产行业政策发生的较大变化。昨天,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政策不明朗,房地产借壳上市暂时没戏。
前些年,由于房地产行业持续火爆,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非常多。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43家发布了重组预案尚未实施的企业中,拟注入房地产资产的有19家;其中,6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审批,但是没有获得批复文件。但近期由于行业政策发生的较大变化,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遇阻。
ST兴业和S*ST聚友都属于知难而退的。S*ST聚友2007年暂停上市,一直在寻找重组机会,公司已与中锐控股签订了重大资产重组之框架协议,并就方案与证监会进行了沟通。主动退出的理由,“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调控政策近期无松动的可能,如果公司继续与中锐控股进行资产重组,导致公司的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工作仍然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将面临直接退市的风险。”ST兴业同样提到国家有关房地产行业政策发生的较大变化。
自去年12月以来,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取消了房地产交易税收优惠,提高了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同时,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进行严格管理。种种措施,使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遇到拟注入资产盈利能力、融资政策等诸多变数。
在房地产借壳中,为了应对盈利能力的变数,ST国祥、S*ST万鸿均在前期利润承诺的基础上“加码”。 S*ST万鸿前期承诺若2010年完成重组,2010年起连续三年累计净利润5.95亿元以上,3月份,S*ST万鸿重新承诺,连续五个会计年度净利不少于12亿元。ST国祥提出,将原先约定的现金补偿,修订为通过锁定一定数量的股份回售予上市公司或补偿其他股东,以补偿未来可能发生的利润缺口。
S*ST万鸿资产重组在今年2月份获得通过证监会审核通过,但即便“加码”了业绩承诺,公司至今未拿到证监会的批复文件,因而无法实施重组。
ST公司重要特点之一是主营业务没有持续经营能力,几乎是“等米下锅”,盼着注入资产为公司带来业绩翻身。重组搁浅,使公司未来充满不确定性。S*ST聚友暂停上市三年重组无果,ST兰光五次变更重组方,这一次或再次折戟。(记者 阮晓琴)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