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经过本周一的大涨之后,再度走向低迷。周四,A股更创下地量,两市成交金额仅1030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最近五周,央行连续净投放,但央票利率、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国债利率都未见明显回落,显示市场资金面仍偏紧。
利好“四重奏”效果不大
周四,针对行业板块的利好较为密集,首先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名单或在本周揭晓,其次物联网行业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第三是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家电以旧换新实施办法(修订稿)》,最后是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
前三个利好较为明显,这三大板块也是市场表现最好的板块。传媒行业、物联网和家电行业等都有表现。但从盘面的成交量和涨幅来看,明显比预期要弱。三大板块皆未出现涨停股,且涨幅大多在6%以下。最后一个利好,中国可将过剩的家电、汽车、服装等出口至欠发达国家,进而换来本国稀缺的矿产资源,对实体经济应该说是长期利好,但市场对此反应不大。
从大盘的走势来看,近几个交易日频频有护盘资金出现。周三,指数一度下跌40余点,尾盘被拉回20余点;周四,大盘午后同样作跳水状,但尾市也有不少资金进场护盘,最终指数仅跌了3.12点。有人认为,这是为农行上市作铺垫。事实上,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为了某只股票的顺利发行而连续施手护盘,那也说明市场多头明显处于弱势。
资金“供水”难解渴
近期央行已经连续向市场投放资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在央行连续净投放几周之后,市场上的各类资金利率并未明显回落。除了货币市场3个月央票和1年期央票多次上调发行利率外,国债、信用债等品种的发行利率也仍在走高。上海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在6月初急挫至1.7%附近后,再度回到2%以上,最新报2.3067%;1周的拆借利率也从1.9136%上升到了2.87%;1个月和1年的同业拆借利率都已创新高,其中1个月的利率已高达3.3567%,而1年的则也达到了2.5574%。
从市场层面来看,股指震荡走弱,投资者避险情绪较为浓厚,新基金发行明显受到影响。而从沪市的成交额来看,日成交低于1000亿元渐成常态,参与资金不足明显压制市场走势。最后重要的是,这种情况是在加息周期并未出现的情况下发生的。若随后出现加息的情况,市场的资金面情况会更加严峻。
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信心并不足,由于投资者并不认可市场中的大部分产品,因而新股就成了追捧对象。此外,相较于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市场,现在的市场多了做空功能,机构资金并不一定要靠做多赚钱。据一些期货公司统计,有近60%的法人机构在股指期货交易中获利。这个比例应该还未反映一些套期保值和做无风险套利的机构。在逻辑上,通过做空期指,做多现货可以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但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以套保为目的的投资中,而以投机为目的的投资者有时候会通过双边做空来获利。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震荡的进一步深化,市场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逐渐加大,考验2481点或许就在农行上市之后。(贺辉红)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安宁】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