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化不是简单一句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A股市场化不是简单一句话
2010年06月18日 09:3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而在这个人为筑起的市场水池里,资金如汹涌而进的洪水,为了追逐有限的公司资源而让价格水涨船高。

  A股IPO重启已满一年。

  有细心人士数了数IPO重启一年以来,究竟那些公司融了多少钱,甚至连他们超募了多少,超募资金用在了哪里,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被例举出来。

  结论当然不出意料:新股发行制度还存在一定问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简言之是市场化的推进,人们曾反复呼吁:对创业板和中小板新发股票的“三高”现象表示不满;对新上市公司业绩突然集体变脸表示愤怒;对一些中介机构的利益输送表示谴责……

  诚然,笔者深知“市场化改革”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每一点进步,都是不同利益集团反复博弈后的结果,已经凝聚了许许多多的冲突与抗争。

  但是,利益集团的博弈并不总是对称。市场中的弱势群体,比如中小投资者、比如排队等待上市的中小企业,其在信息、话语权、行政资源等诸多方面都和主要参与者严重不对等。

  因此,继续推进市场化的呼吁还要继续,让市场的归市场,让“管理”这个有形之手逐步退回到“服务”这杆大旗之下是一件长期的事情。

  市场化的改革虽然推进不易,但它最终会让所有人受益。虽然这是普遍共识,但在具体行动中,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打折”行为。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人们之所以对管理层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让市场的力量得到释放,至于管理层能下决心到什么地步,则又是另一回事。

  市场化不是一句话,任重而道远。

  还是回头来说IPO的重启吧。

  去年的这次重启算是A股市场上的第七次重启。

  重启或者中断,都是管理层根据不同市况采取的人为措施,它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正面来看,这一年多,尽管市场有反复,IPO总算是没有中断,这也算是一种进步。

  从数字上统计,从去年IPO重启至今,264家公司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达4000亿元。

  4000亿算不算多?

  和一年动辄七八万亿元的银行新增贷款相比,还真是少得可怜。

  都说要提高中国的直接融资比例,特别是,那些鲜有资金“垂青”的中小企业。

  以中小板为例,去年6月以来共有156只新股登陆中小板,合计也只募集1435亿元。和几百万家嗷嗷待哺的企业、上万亿元的资金需求相比,真是杯水车薪。

  数字是骗不了人的,你说这个市场多重要,多么关乎国民经济的大局,但它在解决企业融资方面,也无非如此,作用实在有限。

  而且,为了获得这些资金,这些准上市企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IPO企业平均上市发行费用为6366万元。中小板156家公司平均发行费用4868万元,占到实际募集资金额的5.93%;主板IPO发行费用平均为2.18亿元,占到实际募集资金额的2.96%;创业板平均发行费用为4485万元,占到实际募集资金金额的6.68%。

  这些成本高不高呢?和国外相比当然算是高。但他们为什么还打破头地往里挤呢?因为无论如何还是有利可图。

  有利可图源于稀缺性,这和前文所述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难度极大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当有幸挤进这个市场后,局面立刻变得对上市公司有利起来,上市前这些他们消耗在中介机构和行政资源方面的成本,可以在更为弱势的普通投资者那里得到充分补偿。

  这就是市场化的难点——市场的入口被人为控制:比如我们可以看到IPO重启,当然也要接受它被随时叫停。

  而在这个人为筑起的市场水池里,资金如汹涌而进的洪水,为了追逐有限的公司资源而让价格水涨船高。

  这一定不是市场化改革的起点,也一定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人为控制的市场供给必和利益驱动的外部需求畸形咬合,而其结果必然和市场化的初衷渐行渐远。(张立栋)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