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基金占市场主导 未来应完善法规助其发展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人民币基金占市场主导 未来应完善法规助其发展
2010年06月13日 09:3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在采访第四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时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股权基金“本土募集、本土投资、本土退出”趋势开始显现,人民币股权基金无论募集数量还是募集规模,以及产生影响都在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业内人士提醒,在人民币基金热潮兴起情况下,更应重视法律建设为其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人民币股权基金开始“唱主角”

  “融洽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天津市政府、全国工商联和美国企业成长协会共同主办的融资盛会,旨在为投资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寻求资本对接。

  记者从“融洽会”主办方了解到,第一届“融洽会”举办时,会场没有见到人民币基金的身影;而到了第二届“融洽会”,人民币基金不仅实现零的突破,而且规模达到160只;第三届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人民币基金以近400只的规模一举成为“融洽会”主角。而组委会最新统计数据,第四届“融洽会”本土基金数量将再创新高,有望达到450只,占全部参会基金七成以上,人民币基金再次担当资本供给主力。

  “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股权基金基本被外资垄断,人民币基金非常少。近年来,人民币基金发展非常快,尤其是2009年人民币股权基金异军突起,成为新的金融创新工具。”浦发银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刘长江表示,现在中国各地都在热议,如何用股权基金引导基金,这一类新观念有助于各地经济发展。

  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整体低迷情况下,人民币基金表现突出,新募基金数远远超出外币基金。全年共募集人民币基金105只,募资金额122.95亿美元,而美元基金仅募集19只,募资金额65.19亿美元,这是人民币基金2005年以来在新募基金数和募资金额上首次双双超过美元基金。

  市场环境助推人民币基金发展

  相关人士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基金能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原因是:从全球看,由于经济形势尚不明朗,多数外资投资机构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放缓投资步调,为人民币基金创造了发展机遇;从国内情况看,受益于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市场迎来相当好的投资机会,且随着2009年呼唤已久的创业板终于问世,资本市场也在进一步完善,境内资本市场退出渠道畅通,促进了人民币基金的募集速度。

  “资本市场发展迅速,金融改革创新领域更是取得突出成就,这些都让人民币基金从设立到投资都更有信心。”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融洽会”的博帮基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也曾表示,当前是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最好时机,特别是最近国务院下发有关文件推动民间投资发展,这将对股权投资基金资金来源产生新的影响。

  此外,持续产生的市场需求也在催生人民币基金兴起。汉富资本管理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外资股权基金的投资经验较丰富,但要求也更加严格,所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中小企业在与之打交道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平等的感觉。而人民币基金更具本土特色,更容易与企业沟通,双方通常能够在合作中感到愉快。

  应加强人民币基金法律规范

  2006年底,当第一只大型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成立之时,股权投资基金这一概念在中国,还只是一个并不为市场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新生事物。人民币股权基金在当时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下,无论是在投资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还是相对幼小的市场参与者。

  近年来,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全国多个地区,正刮起一股强劲的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旋风”。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总经理王树海介绍,截至目前,落户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的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企业)已达到16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已突破1000多亿元,天津股权投资基金中心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聚集及服务平台。

  但在法律界人士看来,目前人民币股权基金的相关法律环境并不完善,如“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就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术语,其在现行法律中也没有被明确定义。业内通常认为,“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既包括在中国以人民币募集、投资和退出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包括在中国设立的,同时拥有人民币资金和外汇资金的股权投资基金。

  业界认为,无论是政府支持成立还是民营的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都能凭借独特的优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个成熟的市场必然是以清晰明确的法律环境作为首要条件之一。为此,业内人士呼吁,尽快出台针对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为人民币基金的发展创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徐岳、邹兰、刘元旭)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