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千亿蛋糕待尝 第一刀切充电站概念股(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新能源汽车千亿蛋糕待尝 第一刀切充电站概念股(3)
2010年06月07日 11:3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行业展望

  配套设施进入实施阶段锂电池主导行业前景

  对汽车行业来说,一个新市场的大门打开了。这个市场会有多大?现在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数字,但仅仅是想想,都足以叫人心潮澎湃。

  去年我国共销售乘用车1033.1万辆。若新能源汽车完全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并且每辆车价格按8万元计算,仅以去年的销量计,市场空间就能达到8000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大的一块蛋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哪些环节将成为明显的受益者?

  今年看充电站建设

  “充电站”,这是记者问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哪些环节将成为明显的受益者时,湘财证券分析师冯舜的第一答案。冯舜指出,充电站、充电桩的建设,尤其是本次进行试点的上海、深圳、长春、杭州、合肥这5座城市,投资者可以看到当地政府大力推行充电站、充电桩建设的决心。

  事实上,深圳、上海两地已经有所动作。深圳市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除了对个人、社会团体和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补贴外,对配套基础设施也给予补贴。

  同时,深圳市还颁布了《深圳市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表明今后两年将在小区停车场和大商场或高端酒店停车场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共计划建设公交车快慢速充电站各25座,公务车慢速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站200座,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万个!

  冯舜告诉记者,“这个力度相当大。”目前跑在最前面的央企——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全国27省(市)规划目标中,也不过75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和6029个充电桩试点。

  上海也不甘人后。据上海媒体报道,当地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此前形成的征求意见稿中已包括对消费者给予不超过车价20%的一次性补贴、免经牌照拍卖程序直接上牌注册登记等内容。而最新进展是,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表示,上海还将对充电站等设备投资进行20%的补贴,未来会完成近400个充电桩的建设计划。

  冯舜表示,目前央企层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海油都加入了充电站建设的“圈地”中。他指出,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设备,如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充电桩、变压器、等,涉足这些产品的上市公司有很多。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建设一座充电站需投入约300万元人民币,那么仅以国家电网和深圳市政府披露的建设规划计算,充电站这块就会获得9亿元投资。如果再加上其他央企和试点城市的跟进,投资规模会更大。

  长远看锂电池

  从长远来看,车载动力电池仍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长久以来对锂电池股的追逐并非没有道理。

  长城证券分析师周涛表示,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利好的影响在于中长期,因此关注重点还是应当放到中上游企业。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除此之外其他配件与传统燃油汽车并无不同,而新能源车价格之所以高企也正是因为电池成本过高。以目前商用化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为例,25万元~30万元的售价中,车载电池成本占据了约1/3。

  而本次补贴政策的出台,宣告了锂电池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办法》显示,本次补贴针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两者所使用动力电池组能量分别要不低于15KWH和10KWH,才能获得补贴。华创证券分析师李大军表示,就国内已有车型看,9成使用的都是锂电池;镍氢电池因为能量密度较低等原因适合使用,发展空间有限。

  至于其它几种技术路线,财政部《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动力电池不包括铅酸电池”;对超级电容暂时没有提及,并且该技术多使用在客车上。

  传统汽车的零部件及配件厂商,在这次产业升级中又有多大机会?对此冯舜认为,非动力电池相关的配件厂商,未来也只是随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并不会像锂电池、充电站那样成为“主角”。

  而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办法》中明确提出,国家给车企的目标是5万辆,即:在2010年~2012年这3年,每家车企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分别达到5万辆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助标准。冯舜告诉记者,以此计算“总量大约在20~30万辆之间”。

  换言之,这就是国家部委层面对201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期望值”。对比去年全年乘用车1033万辆的销量,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对普通配件厂商的拉动不会太大。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